乡村振兴 40万棒木耳喜获丰收

桔香融安 2023-07-14 10:44:15

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荣军 谢护香 摄影报道

近年来,融安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群众“动起来”,产业发展“活起来”,口袋腰包“鼓起来”,全面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7月12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儒南村,村民在黑木耳种植基地采收黑木耳。(韦荣军 摄)

7月12日,记者走进融安县泗顶镇儒南村拉井屯木耳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地排列在大棚内,一簇簇黑木耳长势喜人像盛开的墨色花朵,村民正忙着采收。木耳种植基地,不仅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就业途径和新的商机,也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7月12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儒南村,村民在黑木耳种植基地采收黑木耳。(韦荣军 摄)

“我们的木耳已经可以收了,每天早上六点钟就有20名工人一起摘木耳,我主要是从基地拉到这里来晒。”这几天,韦吉每天都在地里忙着采收木耳,驾驶着三轮摩托车,从地里一车车将木耳运到附近晒场晾晒。“村里新建了大棚,我们不用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一天下来能挣120块钱,轻松也不累。”今年45岁的韦小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像韦小燕一样,20余名村民在大棚的带动下,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7月12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儒南村,村民在黑木耳种植基地搬运黑木耳。(韦荣军 摄)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脱贫村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增收的长远之计。拉井屯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直接带动了儒南村及周边村屯46户185人发展蔬菜产业,预计年产优质蔬菜1000吨、产值9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7月12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儒南村,农户在晾晒黑木耳。(韦荣军 摄)

“我们这个木耳产业是5月开始上棒,有40万棒,目前已经摘有10万斤左右,一季下来可以为当地的农民和村集体增加一定的收入。”儒南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韦桂媛说道。

7月12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儒南村,村民展示采收的黑木耳。(韦荣军 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融安县泗顶镇积极探索以“企业+合作社+党员创业先锋+基地+农户”新模式发展产业,瞄准黑木耳产业的良好市场前景,通过粤桂专项资金,流转土地100亩,新建蔬菜大棚26座,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

7月12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儒南村,航拍的黑木耳种植基地。(韦荣军 摄)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