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九、全市第一!象山这项工作成绩“亮眼”
象山县传媒中心 2023-07-14 16:13:49
7月13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非遗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组织体系和创造创新四个方面共67个具体评估指标,对全省设区市、县(市、区)2022年度非遗保护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评估,发布2022年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数据》,其中,象山县位列全省第九,全市第一!
象山县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持续推进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按照复评要求,梳理生态区复评清单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表,完成自评报告和资金绩效报告,上报文旅部。谋划核心区氛围营造、东门文创园等项目,增强可见度。积极推进海洋渔文化标识创建,制定《“海洋渔文化”标准建设培育方案》,编制《“海洋渔文化”标识建设发展规划》,举办象山海洋渔文化标识展暨“万象山海春意浓”活动。同时,象山积极完善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鱼类故事入选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8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顺利通过考核。完成15个县级项目和34个县级传承人缺失资料补充,整理文字1.5万余字,图片245张。加强非遗阵地建设,推进非遗馆提升工程,推出非遗研学课堂、非遗旅游线路,激活37个县级非遗教学传承基地教育传承功能。西周镇入列第三批宁波市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实验)名单。上半年县非遗馆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举办活动12场次。在创建“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省级试点县的过程中,成功举办“潮起象山·非遗焕新”非遗创新大赛暨2023年象山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遴选唱新闻、象山渔民号子等7个项目申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代表性项目。谋划宁波(象山)非遗产业街区,立足省级非遗经典景区石浦渔港古城,构建“4+4+N”开发模式。深化非遗迎亚运活动,开展亚运伴手礼设计制作,制定亚运非竞赛场馆非遗氛围布置方案。进一步推进非遗民宿、共富工坊建设,争取落地宁波(象山)非遗产业街区项目。象山还持续擦亮海洋渔文化“金名片”,全面推进生态区建设,加快落实年度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建设并完成“海洋渔文化”省级文化标识创新项目验收。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象山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其在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在保护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时代新韵。如今,在半岛大地上,古老的非遗进一步融入美好生活、散发出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