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发布 2023-07-18 14:29:5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杨凌依托独具特色的农科示范推广体系,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功能定位,把做示范、送技术、搞培训作为示范带动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将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各地土特产“火“出圈”,成为赋能现代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走进西乡县峡口镇江塝村,一垄垄茶树青翠欲滴,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绵延开来。
作为传统的茶叶产区,多年前,这里每年只生产春茶,而60%的鲜叶都没能效利用,为了破解产业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当地建立了产学研为一体的茶叶试验示范站,在传统绿茶炒制基础上,研发出“红茶”“茯茶”“白茶”等系列产品,用科技创新解开了陕南茶产业资源全利用这道“转型升级”难题。
在西农大专家的培训指导下,茶农陈翰森家的上百亩茶园长势喜人,亲手炒制的“精品茶”成为当地火爆出圈的特色品牌。
西乡县茶农陈翰森:
在很多茶农们眼中,西农大专家已成为当地政府的“产业顾问”“经济参谋”,越来越多“茶科技”在这里转化成,激活陕南茶产业发展的“新密码”。
在安康市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水产养殖基地,高效节能的生产模式,可实现养殖过程,污染零排放。
汉阴县永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小松 “去年我们引进了陆基高位池,现在养殖的品种有鲈鱼、鸭嘴鱼、黄辣丁儿。每一池子的产值能达到4万元。之前我们养的草鱼和鲤鱼,每池收入只有2万元,基本上效益和利润都翻倍了。”
生态养鱼新模式的推广,得益于西农大的科研团队。2008年以来,西农大建立了安康市生态鱼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在汉滨区、镇坪县等水产养殖基地推广匙吻鲟、多鳞白甲鱼等鱼种、研发示范了稻鱼综合种养等多项生态渔业技术,目前安康水产品年产稳定在4万吨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20亿元,仅匙吻鲟生态养殖一项,每年为安康市渔业新增产殖3000多万元。
安康市汉滨区姐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凤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 吉红
喜讯!杨凌新增一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之翼”,请给这群西农青年点赞!
西北首个水保学院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揭牌成立
乡村振兴看杨凌 | “五联一抓”引领集体经济“甜蜜蜜”
重磅 | 杨凌出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硬十条”!
中国流动科技馆西华站正式开馆
科创板,成就多少“硬科技”?(财经眼)
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学习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