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报头条 2023-07-26 14:14:58
望江县长岭镇乡村振兴产业园自2019年开始兴建,产业园总体规划占地面积1000余亩,以望江县主导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为主体,按照小微园区功能科学规划,分期建设,园内实现“五通一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截止2022年底,已投入资金1.41亿元,其中扶贫资金4841.46万元、衔接资金7030万元,合计1.19亿元,已建成标准化产业厂房15栋,建筑面积73098平米,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纺织服装企业13家,其中规上企业7家,撬动社会投资15亿元。
一、经验做法
一是统筹资金,建设规范园区。为加大对产业园的支持力度,长岭镇在不改变扶贫资金用途和管理要求上,分年度统筹整合各村扶贫资金和部门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园的项目建设。一期整合全镇17个村资金2261万元建成总面积169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7栋;二期再次整合全镇17个村资金2191万元建成总面积168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2栋。三期整合资金3465万元,建成总面积为231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3栋:其中1栋14000平米厂房、1栋3层1350平方米厂房和1栋6层7750平米的多功厂房及辅助配套设施,现已投入使用。四期投入4028万元,建成18000平米厂房3栋及辅助配套设施;2023年五期拟建工程:计划投入资金3243万元,建设3栋标准化厂房,建筑总面积16800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
二是完善配套,推动产业发展。依托服装纺织产业,“集散成片”,为镇域内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空间。目前,长岭镇共纺织服装企业69家、小作坊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部分返乡务工创业者由于受场地限制无法做大做强,产业园的建成既能解决返乡创业者的“场地之急、消防隐患、交通瓶颈”问题,同时园内配套建设设的60套3600平米的公租房,1500平米的全民健身中心,也可满足园区职工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拟建占地30余亩小学,还可以满足园区员工子女就近就学。
三是强化管理,规范收益分配。长岭镇严格按照《关于全面加强扶贫(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办法》(望巩固专〔2022〕2号)要求,及时对已建成74800平米的15幢厂房进行资产确权登记,并以各村投入资金的占比计价登记入账,以合同约定方式明确17个村资产产权归属,建立《项目管理台账》和《资产管理台账》。经镇、村协商共建,成立了安徽省丰盈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资产的后续管护和对园区企业的管理工作,制定并印发了《安徽省丰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制度》,明确了“公司+企业+村”的管护机制。选举产生了公司董事长,采取股份制经营,确定17个村集体股东,按照出资额比例进行收益分配。
二、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入驻望江县隆盛制衣有限公司、安徽盛瑞纺织有限公司等13家纺织服装、针织加工类企业,总投资15.04亿元,年产值达7.19亿元。2022年带动就业501人,其中脱贫人口130人,发放就业人员工资1625.5万余元。
二是带动效果逐步显现。截止目前产业园已提供就业岗位550个,带动140余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五期综合体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参与项目建设人员30余人;征用北门坦村集体土地327.98亩,涉及17个村民组409户,2106人受益,其中脱贫户91户,受益人群315人;缴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32户,123人,其中脱贫人口7户28人。
三是集体收入稳步增加。目前,长岭镇乡村振兴产业园一、二、三、四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年增收村级集体收入545.58万元,园区内企业年税收达3000万元以上,17个村年平均收益32.09万元。
三、经验启示
望江县长岭镇坚持规划引领,依托主导产业,持续加大投入,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一是绘好蓝图是基础,还需一任接着一任干。长岭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从规划到现在,前后经历6年时间,期间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变动,但无论怎么调整,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不忘初心,尊重规划、执行规划,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才有了从建设之初的7栋标准化厂房,到现如今18栋厂房,道路、交通、电力、给排水,员工宿舍、健身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功能完善,吸引了大批客商投资创业。
二是选好产业是关键,还需结合实际谋发展。长岭镇在谋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之初,对产业定位有过讨论、争论,在多方论证和调查研究之后,镇党委、政府最后决定还是要结合望江县的实际,依托望江县的主导产业发展纺织服装。原因是望江县有纺织服装制造企业1014家,产业工人17万人,拥有纺纱、织布、服装生产、印染、水洗、销售全产业链条。实践证明选准了产业和发展方向,扶贫和衔接资金建成的资产才能稳定发挥效益和联农带农作用。
三是制度优势是根本,还需集中力量办大事。从长岭镇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建设实践来看,多年持续性地投入,是渐成规模的有力保障,既避免了前期扶贫、衔接资金项目“小散弱”,抗风险能力差的弊端;更是发挥资产规模化后带来集群发展、优势互补的作用。长岭镇连续5年时间,充分发挥了我党的政治制度优势,动员各村除了必要补短板的基础设施外,不再自行建设小型经营性项目,把全镇的扶贫、衔接资金整合起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7403亿元,建成了资产集中连片、配套功能齐全的小微型产业园,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村民就业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政策支持是补充,还需要素倾斜强保障。为了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长岭镇出台了用地、财政资金支持、金融扶持、招商引资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在要素保障上向乡村振兴产业园倾斜。为了解决用地问题,长岭镇在财力不富余的情况,2019年-2022年累计投入1585.38万元,为产业园征地327.98亩,并建设配套生活给排水管网。在企业入驻的问题上,出台政策明确入驻企业享受与入驻县经济开发区同等优惠政策等。在优化环境上,整合了其他资金630万元,建成了3600平方米的公租房和15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和正在规划建设占地30亩的小学,解决园区员工生活后顾之忧。
河南商丘民权:大棚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撑起法治晴空 护佑乡村儿童
小小乡村变成全域大景区!你想来看看吗?丨CCTV-17公益展播
问您所“?” | 葡萄飘香引客来 农旅融合促振兴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漳平持续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行动
【乡村振兴】喜看古虞变新乡
武鸣区双桥镇:农家“小”书屋变身乡村振兴“大讲堂”
武鸣区太平镇:弘扬清廉风 走好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