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发布 2023-07-31 14:31:33
坚持综合治理 确保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建立国有体制 彻底改变私采滥挖的河湖乱象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砂石料需求旺盛,价格一路上涨。在巨额暴利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渭河杨凌段私挖盗采现象屡禁不绝。这不仅严重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危及河道防洪工程安全,还对河道沿线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釜底抽薪,上屋抽梯。为了根治这一“顽疾”,杨凌示范区在坚持高压严打、依法严惩等常规治理手段的同时,2019年下半年,积极筹建国有采砂公司,在全省率先推进河道采砂政府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形成了以国有统一管理为龙头的河道采砂管理“12345”模式,彻底根治了各类采砂乱象。即,只审批国有采砂公司一个采砂主体,实现政府对河道采砂“一统江湖”。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两项原则,严格按照政府编制采砂规划规定的禁采期、禁采区、可采区进行规范有序开采,避免了乱采乱挖威胁渭河大堤影响行洪安全等问题。建立基层河长巡河制度、多部门联动制度、跨区域联防联控制度三项制度,加强巡查打击力度。 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综合采取流动巡查、驻点看守、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对采砂作业现场、出入口进行24小时监控,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严格落实地方政府河道采砂河长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河道采砂现场监管责任、水行政执法责任四方责任,增强监管自觉。采取“五定”措施,即定开采范围、定作业方式、定作业时间、定尾碴清理、定安全责任。 “12345”河道采砂监管模式实行后,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过去杨凌段有二三十家采砂场,开采总量大,上缴国家利税少;现在,开采总量变少了,每年上缴国家利税增多了,有效防止了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国有砂场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采运营,杜绝了超量开采、超范围开采等违规违法现象。同时,在政府统一指导下,砂石价格从以前140元/吨降低到80元/吨,大大降低了建筑企业和老百姓的用砂成本,挤压了私人乱采的利润空间,也彻底铲除了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生存土壤,砂霸现象销声匿迹,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自此以后,河道采砂实现了由乱及治的重大转变,取得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的“双赢”。目前杨凌的河道统一采砂管理模式在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上已经走在全省前列。黄河水利委员会、甘肃省水利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等多家单位前来杨凌考察学习,对杨凌的河道管理及国有采砂管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推进区校融合 积极服务旱区农业节水的国家战略 充分发挥驻区高校水利人才优势,助力水利事业发展。组建了示范区水利专家库,吸纳西农大、杨职院60多名资深水利专家入库,为杨凌及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及时与省河长办、西农大水建学院对接,积极推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挂陕西省河湖长学院牌子,为全省河湖长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小切口带动大消费!杨凌推动新型零售商贸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荣誉!杨凌1人上榜!
致青春 | 杨凌:唱响创新引领“三部曲”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3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发布,杨凌农高会拟于9月举办
杨凌:科技赋能 奋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高地
中国园艺学会分子育种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在杨凌召开
温暖杨凌丨“你们上班,我们带娃” ,杨凌爱心暑托管开始啦
决战“三个年”杨凌在行动 | 企业点赞杨凌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