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 18:07:54
作者张振龙,新的社会阶层人士(NSSA),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生长于东北农村,自幼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对易学、诗词、小说情有独钟,作品见于《星星》《诗潮》《海燕》《文学少年》等。
田间见感
其一
粮补初接怕返贫,
渠边柳荫晒泥身。
顽童埂上争出力,
拔下青苗问大人。
其二
朝有蚜虫夜有蛙,
救禾喷药未还家。
田中野草不知罪,
犹向星天开满花。
作品简介:田间见感(组诗)为个人原创格律诗作品。作者身为农民,常常游走在田间地头,能深切体会到农民的不易。作者通过描写农民和农事活动,向读者展现作为农民的不易和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
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经》写出了春耕劳动的欢快与繁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产业的重要性,更饱含哲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内核与精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畏艰辛的劳动情景至今举目可见。弘扬、传承、创新农村诗词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扎根沃土,放歌田园
服务三农,礼赞丰收
如果您也有好的作品
欢迎积极踊跃投稿
邀您共同加入这场诗词盛会
活动合作及咨询
邮 箱:snhzzx2022@163.com
电 话:010-82101821
136 7115 894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0号4号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802室
编辑 | 杨柳依 邵蕴美
审核 | 刘夏 徐诗博
责编 | 冯慧
监审 | 尹丽爱
赴一场西域之约,这个夏天,跟丰收中国万里行一起走进敦煌!
江永农机“双抢”期间为农民减损增收
中国建成12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 乡村休闲游带动近900万农户发展
狠抓粮食生产 端牢中国饭碗
中国农产品要靠农业品牌安身立命
2023年中国生态铁人三项赛(娄烦站)隆重开幕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杂志导读|《中国农村科技》202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