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022-10-11 13:27
新华网合肥4月24日电(周雨濛 余婷 苏瑞)时值春耕,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四铺芹菜基地温室蔬菜大棚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正抓紧收获、装运蔬菜,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该芹菜基地负责人张凯强是一名“90后”农村小伙,在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朋友参加了一次蔬菜博览会,了解了一些农产品的品种和种植知识后,对蔬菜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2016年回到老家后,他便开始创办四铺芹菜基地。从最初在自家的10亩地里试种香芹到协调流转100多亩土地,再到目前的建有标准化塑料大棚600余栋、种植面积1000亩的规模,离不开张凯强的勤奋肯干、虚心好学和当地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力支持。目前,该基地以种植芹菜为主,并种植上海青、包菜、花菜等附带品,能够保证全年有菜出产,一年四季销售无“空窗期”。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怒放春满园”。为了带动全镇蔬菜产业大发展,基地在2018年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成员定期组织举办蔬菜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并牵线搭桥,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化解农产品销售困境,发放图书专业资料,组织专家讲课,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目前,四铺芹菜基地已经带动10户种植户创业和周边350余名群众就业,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
张凯强说,为了降低蔬菜销售成本,提高销售效益,基地积极申报“淮优”公共农产品品牌,将优质蔬菜搬到了线上销售,提升了产品知名度。目前该芹菜基地每年生产蔬菜1360万斤,其中包含芹菜、上海青等,日销量最高可达5万斤,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
多年种植和销售蔬菜的经验,让张凯强深深认识到,只有优质、健康的无公害蔬菜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标准化、优质化栽培是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优质安全蔬菜首先是种出来的,同时也是管出来的,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他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强蔬菜产品检测和监督管理。2019年基地的芹菜主导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让更多的人都吃上无公害绿色蔬菜,让群众一起致富。”张凯强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相信芹菜基地的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广阔。”
近年来,濉溪县四铺镇把芹菜种植作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切入点,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以“调优结构、调大规模”为思路,逐步实现了芹菜品种优良化、基地规模化、销售市场化。2021年四铺镇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98万元建设大棚蔬菜基地150亩入股到合作社,按年5%的比例,每年分红给村集体,同时引进相山区3家种植大户建设标准化大棚250亩发展芹菜生产。
四铺镇通过人才返乡、资金注入、设施农业建设,把小芹菜发展成大产业,走出了一条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致农业发展道路。
“京花”绽放独特魅力——北京花卉产业调查
海口新坡镇仁南村盘活闲置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
发展产业促就业 湖南邵东黑田铺镇推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安徽宿州探索农业数字化发展
成都彭州:跨越边界 融合催生产业裂变
河南省出台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小麻花做成致富大产业(一线调研)
南水北调移民村 “乡愁”长成红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