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地区农民不能下地,防止“一刀切”得动真格

农视网 2022-11-27 11:02

这几天,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一位农民因疫情被困城里,不能回家进行麦田管理,在网上给县委书记留言,说自己承包的100亩小麦正值灌浆期,想办通行证去地里干活。县里社情民意办回复,大意是“您反映的问题我们感同身受”,但是“必须静默”“足不出户”,“目前还不能办理通行证”。该回复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不久,反映问题的农民再次在网上留言说,自己春耕春管工作已有镇政府和村委会帮忙解决,但是这个留言并未能降低网上对此事的关注。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现在,正值小麦灌浆的关键时期,今年的小麦生产闯过重重难关,走到现在的好局面不容易。眼看丰收在望,即使千难万难,我们也应该积极克服,守护好这小麦收获前的最后一两关。

不让农民下地干活,到底有多大的必要性呢?从公开报道看,目前河北全域仅有的两个中风险地区,都远离邯郸市。除此之外,河北全域都是低风险。而且,小麦等农业生产机械化现在已经相当普及,许多农业生产根本用不了几个人。当然,人只要流动,就有传播疫情的可能。但是,低风险、空旷的田野、几个人,这几个条件放在一齐,却让急于下地的农民“必须静默”,这样的事儿无论如何不能让人信服。

毫无疑问,发生在磁县的这件事,又是防疫“一刀切”、“层层加码”导致的。其实,最近因疫情防控“一刀切”或者“层层加码”而影响农业生产的事,不仅发生在磁县。这些天,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有的农民在田间被防控人员夺下农具带走,有的农民因为违反防疫规定下地干活,通过大喇叭向全体村民作检讨。农民种个地,咋就这么难呢!

在国家一再强调严禁疫情防控“一刀切”、“层层加码”,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的情况下,这类事情还是时有发生,说明地方政府把疫情防控当作压到一切的大事来抓,可以理解。但是,只要有风吹草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静默,尤其是低风险地区,采取极端、过激的措施,不让农民搞生产,显然不是防疫政策实施的基本要求。网上就有人说,因为疫情防控不力受到处分的人不少,而因为防控“一刀切”、“层层加码”受到处分的人很少。这无形之中,就会给基层防控人员一种错误导向,让他们在执行防控政策时,“宁可误伤,不可错过”。解决这类问题,就得在防止“一刀切”上动真格,抓抓反面典型,让人们意识到“抓生产”和“搞防控”同等重要。(作者 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