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最忙的“农民”

民族日报 2022-05-19 14:11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临夏县北塬乡前石村的州农科院现代农业试验站,在马铃薯、玉米、蔬菜试验田里,工作人员穿着劳保服、头上包着围巾正在忙碌,要不是该院副院长赵克旺提醒——“这些人都是院里的科技工作者”,记者真觉得他们就是当地的“农民”。

“何老师,麻烦帮我看一下这个土豆的种子到底选哪个好呢?”

“小李,把这袋种子拿到外面去晒一下。”

在试验站马铃薯种子仓库里,记者看到科技工作者们正在进行选种、切种工作。虽然当天气温较低,但身穿黑色短袖的马铃薯研究所副所长刘小琅满身灰尘、满头大汗,一会儿从实验室里跑到试验田,一会儿从种子仓库跑到院子里指导切种,忙得不亦乐乎。

“农闲时候我们在实验室里忙,农忙时节就在试验田里播种。”刘小琅告诉记者。

离开马铃薯仓库,记者本想采访高级农艺师、玉米研究专家李永清。一到试验田,却发现他已带着玉米试验组成员到临夏县井沟乡井沟村的旱地玉米田里种植早熟玉米去了。

与试验站负责人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李永清原是州农科院副院长,即将退休,现在虽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但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虽然快退休了,但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却不会褪色,我当‘农民’当惯了,一天不去地里看一下就难受、心里急得慌。”当记者拨通李永清的手机时,他如是说。

随后,记者走进蔬菜试验大棚,看到几名科技人员正在给辣椒、油菜、茄子等蔬菜苗浇水,“我们从春节前开始育苗,后期进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一年下来工作量虽然很大,但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放弃节假日投入工作。”蔬菜研究所副所长马正武介绍说。

近三年来,州农科院高原夏菜及设施服务团队共引进6大类72个品种,通过试验筛选出了适合临夏种植的高产高抗、市场竞争力强的辣椒、甘蓝、西兰花等新品种17个,累计无偿发放优质种苗200多万株、种子2万多份,建立蔬菜百亩基地5个,推广达万亩,举办蔬菜种植培训上百场,为临夏州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