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晚播小麦丰产又丰收

河南日报 2022-06-14 16:58

风吹麦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

6月4日下午,在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小位村高产示范田,该市农业农村局邀请省内相关专家成立验收组,对小麦品种郑麦136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实打实收。

“尽管去年强降雨影响了播种时间,但专家推荐的品种好,加上我们管理得当,今年的产量和收入都有保证。”麦田的主人——修武县天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海燕充满期待。

种子是小麦的芯片。郑麦13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培育的国审小麦新品种。

据专家介绍,郑麦136抗倒春寒、抗倒伏、抗干热风、耐穗发芽、抗病、耐旱。

赵海燕抬高嗓门说:“俺就是听说郑麦136质量好,去年秋种时才敢一口气种了1000多亩郑麦136。”

科技当家,地力生金。为确保小麦丰产丰收,焦作组织农业技术服务队,实时调整小麦技术服务节奏,因地施策、因苗施策,从小麦的耕种、早中期管理到田间地头跟踪服务,让科技指导更便捷、更高效。

前不久,正是小麦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群众需要技术指导的关口,焦作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全部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群众防倒伏、防干热风和喷洒叶面肥,促进灌浆、增加粒重,跑出小麦丰产丰收“加速度”。

记者在测产现场看到,验收组成员分工协作,测量面积、收割、脱粒、称重、随机取样测定含水量等环节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半小时后,验收组传来消息:“实打验收亩产刷新了纪录!”

焦作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杨法谊介绍:“焦作市推广的巧用土壤调理菌、宽窄行精播匀播、灌浆期多次喷施光碳禾肥和磷酸二氢钾等技术,使该小麦新品种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

“有这样的好技术,俺农民对种田就更有信心了!”赵海燕高兴地说。

微风拂过,层层金色麦浪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