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 2022-07-08 08:22
本报讯 日前,山东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城街道农惠专业种植合作社果蔬喜获丰收,进入采摘中后期,预防病害成了关键问题。这时,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智慧农业物联网发挥了大作用。管理人员借助多光谱相机、雷达等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数据,直接“对症下药”。
近年来,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将物联网等新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完善基础设施、布局物联网设备,强化示范性、科普性和体验性,全面展示标准农业品质。当地同步发展科技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以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杨平 郭思雨)
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度农业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从“盆景”变成“风景” 四川数字农业农村到底如何建?
离退休干部局举办2022年农业农村部离退休党务干部培训班会
从单一种植到农旅融合——天津小站稻的振兴之“道”
乡村振兴路上,北京长哨营满族乡杨树湾村寻求“品牌之道”
耿马锻造“三支队伍”赋能乡村振兴
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好成果“嫁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