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电子版 2022-08-18 15:07
井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马玉
东西卖不卖,农民可以说了算,可卖得好不好,农民的话语权并不高。这一点,作为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故县镇下清河村设施蔬菜经纪人的董龙深有体会。
近些年,下清河村把蔬菜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打造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品种主要有西葫芦、西红柿,年产量达1100吨,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太原、阳泉、石家庄等地。
“蔬菜的销路是不愁,但是因为农户只埋头生产,不接触市场,不了解行情,收购商压价的行为时有发生。”董龙说。
一头是农户的增收利益,一头是蔬菜种植渐成气候带来的销售、储存、运输等问题,镇里通盘考虑,决定建设田头市场。
下清河村采取“基地+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的经营模式,把田头市场建在田间村口,农户将自己棚里的蔬菜采摘后拉到市场里,统一分拣、统一运输、统一议价,实现农产品产地就地营销。
“田头市场开在身边,确确实实方便了菜农卖菜。以前是收购商说了算,现在是自己说了算。来自各地的收购商不仅带来了全国各地的不同需求,而且带来了各地市场的价格信息,使市场成为信息的交汇处,价格变得比较透明,菜农不用再吃摸不准行情的亏了。”下清河村种植户王永红说。
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以前遇上下雨下雪天,蔬菜没有存放地方,村民就不敢摘了,现在有了田头市场,只要蔬菜成熟就可以放心采摘,统一存放在分拣库,回过头来又能忙活地里的活,可以做到种菜卖菜两不误。”王永红说。
“早上从棚里摘出来的西红柿,下午就能到了河北,晚上就能给农户结算了。”董龙说,买卖信息的成功对接,提升了交易效率,农产品实现就地就近销售,又能降低流通环节的损耗。
董龙介绍,“现在市场上的西红柿价格有所下降,可咱的西红柿在咱产地市场的批发价还能卖到1.6元/斤。”
故县镇党委书记连奇说,“农民要想在市场上有话语权,就得进入市场,了解市场,而田头市场就是咱农民进入市场最方便的一扇门。”
广西柳州:小米粉撬动大产业 “嗦”出农户美好生活
信用“金种子”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矮秆高粱”凭什么获农户青睐?
湖北蕲春县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药品储存养护专项检查行动
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抢先看——智能机械市场
科技创新引发展 品牌凝聚赢市场——记眉县金地大樱桃专业合作社...
多地出招 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一周看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后期生产技术意见发布,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