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2022-11-13 22:14
8月31日,走进开封市尉氏县门楼任乡陈家村手工小板凳生产车间,一个个精美的编织板凳十分精致,工人正忙个不停。
在陈家村一家板凳厂内,60多岁的陈永臣正忙碌着,几根藤条在他手中舞动,不一会儿就编出了一块完整的花样儿。他说:“年龄大了,出去打工没人要,编这东西能锻炼大脑和手脚,计件给工资多劳多得,跟玩一样,一个月也能挣1000多。村里手快的妇女,月月都能挣个三四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
门楼任乡陈家村通过“电商+基地+农户”的模式,立足自身优势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自板凳厂建立以来,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有效带动了当地脱贫群众及周边在家劳动力就业,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增收。门楼任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微小企业,用产业带动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实现“顾家、就业”两不误,助力了乡村振兴。
下一步,门楼任乡将着力推动实体产业在各村遍地开花,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吸纳农村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为尉氏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门楼任力量。
开州“新农人”返乡创业 开出“致富方”种下中药材
永顺农商银行:助力养殖户抢抓“鸡”遇 “贷”动致富增收
【走县域 看发展】致富甜蜜路 农忙正当时
河北黄骅梨果丰收助农致富
平凉市“致富牛事”:产业重细节 品牌效益促现代化
甘肃天水麦积区:“田头库”链起致富路
大旱天送“及时雨” 江西省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为村民捐赠水泵
甘肃平凉“致富牛事”:产业重细节 品牌效益促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