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养蟹、水生金”稻蟹种养模式 灵丘“吃螃蟹”成功

《山西晚报》 2022-12-05 17:21

原标题:“稻养蟹、水生金”的稻蟹种养模式获丰收探索乡村振兴路 灵丘“吃螃蟹”成功

种水稻,对于地处雁门关以北的山西省灵丘县赵北乡龙王池村村民来说,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更让村民惊奇的是,稻田里还养出了螃蟹这种一般被认为是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动物。

今年以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鑫彭康农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赵北乡地理、自然等资源优势,在龙王池村打造水田种植养殖康旅基地,推广稻蟹种养项目,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龙王池村山好水好空气好,拥有丰富的山泉水资源和湿地资源,植被原生态,风景独特。今年,山西鑫彭康农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龙王池村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对该村山泉水质进行化验,并确定在此地发展水田种养综合项目。项目于今年5月动工,第一期种水稻约300亩、养蟹苗10万只。

“稻蟹种养是一种新型的立体养殖模式,具备一田两用、增质增效的优点,既能提升稻米品质,又能养蟹增收。”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稻田为螃蟹的生长发育提供仿生环境,田里的水草、害虫等浮游生物是螃蟹的美食,保证了螃蟹的存活率和高品质,而螃蟹活动可以帮助稻田翻动土壤,排出的粪便也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生产出优质的绿色大米,实现“用地不占地、用水不占水、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农业高效生产目的。

今年中秋节期间,龙王池村迎来螃蟹大丰收,亩产蟹500斤,按每斤50元计算,亩产值25000元,总产值达750万元,利润375万元。村民增收的同时,也满足了全县新鲜蟹类水产市场供应,填补了大同市域无蟹类水产养殖的空白。养蟹增收的同时,水稻也长势喜人。今年,该村每亩稻田可生产有机稻米300公斤,按每斤15元计算,亩产值4500元,总产值135万元,年利润66万元。

“稻养蟹、水生金”的稻蟹种养模式已成为赵北乡强产业、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个有力抓手。据悉,水田种植养殖康旅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50个,到2029年预计收益达到1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稻田+’模式,打造集农业、休闲、旅游、康养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度假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赵北乡党委书记王瑞表示。

(2022年9月22日《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苑捷)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