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3 21:29
通讯员王爱爱 李文韬
涿鹿县大堡镇目前秋收在即,眼下这几天正是农忙间隙,同时也是传统秋收“临阵磨枪”的最后时间。往年这时候,该镇大荆寺村民们都会用这仅有的几天空闲时间,各自在家整理整理秋收要用到的农具,磨磨镰刀、修修杈耙,准备些大小口袋、粗细绳索,包括收拾一下必要的场地等等,以保证一年的收成能够颗粒归仓。
但今年不一样了,村里老少爷们这几天在家里坐不住了,都争着抢着往村委会跑,去申领秋收“上岗证”。原来,这几天村里正办着一场专业培训会,城里的农业机械技术专家到村里给村民们专门讲农机具的安全科学操作的专业技术。对于村民们来说,这真是久旱逢甘霖的大好事。大荆寺村是大堡镇农业种植大村,丘陵地形为主,地块多、坡地多、田间路陡,农业机械数量多、种类多,但村民中懂技术善操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素养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发展壮大一支爱农业、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人才振兴,在农村首先是农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工作中特别发现,该村从事农机作业的村民科技素质较低,法律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他们便把这件事儿认认真真地记在了《工作日志》上,同时也放在了心上。
大堡镇在涿鹿俗称“小坝上”,节令比桑干河两岸早半个月的时间。人勤春早,只为秋忙。驻村工作队早早就联系了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抢约下了这一培训的“黄金时间”。九月的大堡,秋高气爽。培训开班这天,大荆寺小小的村委会早早就挤满了50多人。县农机技术推广的老师们一到场,就被这一幕感动了,于是讲的也格外卖力、格外细致、格外全面。
在内容上,从农业机械培训的重要性,到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故障维修、安全作业,再到当前各项农业农机政策解读等等,真是应讲尽讲。在方式上,从课堂讲到田间地头再返回课堂再到田间地头,从培训前发放教材到结束后留下电话,从面对面讲理论到手把手教操作再到面对面解疑惑,可谓尽心尽力。一周的学习,异常解渴。老师最后宣布,培训结束,考核合格,要给大家颁发全国统一农业技术专业结业证书。
“免费教不说,还要再给发个证书,还是全国统一?”这可把大家乐坏了“赶情咱们以后当农民也叫持证上岗,还是国家统一认证的?”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这场培训,正是大堡镇今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抓乡村振兴首先抓人才振兴”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大堡镇全镇辖44个行政村,是全县行政村最多的一个乡镇。基础薄底子差、人口少人才更少是全镇所有村的共性问题。
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是短板就从哪里抓起。而乡村振兴工作队恰恰正是一支这样的力量,44个村便有44支工作队。他们不是农民,但他们在农村;他们不会农活,但他们离农民最近。所以在年初镇乡村振兴工作计划讨论中,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便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并当作全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一条重要措施来抓。
镇驻村办以“擂台赛”为抓手,在全年工作中特别注重对各工作队的管理和服务,定期交流思路、定时晾晒成绩,以服务拉近感情、用管理实现目标。据了解,大堡全镇全年计划各类培训近20场次,覆盖辖区全部行政村,力争让第一批受训的农民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镇乡村振兴工作的“先锋队”,在今后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作用。
通道县:深耕乡村沃土 党建引领振兴
抓鱼烧鱼庆丰收 广西融水苗胞载歌载舞助推乡村振兴
大家谈·县农业农村局:打好四个组合拳 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喜迎二十大 在希望的田野上】富民增收产业旺 美丽乡村焕新颜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
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
一批乡村游精品线路发布
和龙:“小桑黄”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