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文旅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2-10-19 17:12 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近年来,乐山市沐川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扣“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工作主线,聚焦县域文旅资源禀赋,广泛引育文旅专业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工作格局,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进高端人才打造精品节目

“一直听说沐川的《乌蒙沐歌》非常有名,今天现场观看演出,非常震撼!下次还会带我的朋友来看。”近年来,《乌蒙沐歌》已经成为到沐川玩耍游客的“必选节目”之一。

颇受欢迎的背后源于高质量的创作,更源于一流的创作团队。“我们学习了《印象刘三姐》《梦幻腾冲》《印象武隆》 等实景剧先进经验,邀请省、市文艺专家现场指导,高标准完成了实景剧编创工作。”沐川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沐川县围绕做强原生态大型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文旅名片,引进各类文旅人才60人,特聘3名国家级专家为艺术顾问,聘任市场营销、艺术指导人才2人,对剧本进行深度打磨,完成实景剧改版升级,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共吸引游客850万人次,年均收入30余万元。

培育民间艺人做活非遗文化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沐川县针对专职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的实际,积极转变思维,另辟蹊径,除引进专业人才外,更注重加强本地民间文化队伍建设。


依托职业学校建立培训基地,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开展“沐川草龙”、“沐川竹编”编扎工艺和草龙舞耍技艺培训2000余人次,确保沐川“非遗”后继有人。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育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


学以致用则是该县文旅发展的另一法宝。在引入外来创作团队的同时,本土艺人、表演爱好者、乃至群众都能融入其中,或参与创作,或扮演角色,成为整个文旅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像《乌蒙沐歌》共有400余名演出人员,他们最大年龄70岁、最小5岁,都是来自周边乡镇的村民、社区居民、下岗职工、机关单位和学校的文艺爱好者组成,每次有表演,都积极参与,外来理念和本土文化在这里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创新产研赋能乡村振兴

“沐川竹海、桃源山居、中国魔芋科技园、牛郎坪茶业园区.....”从传统景区到文旅融合、产旅融合,作为“中国氧吧”的沐川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的新路,现在不但好看好玩好耍的地方越来越多,乡村更是越来越美。


近年来,沐川县聚焦茶叶、魔芋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高校导师+党政干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导师帮带”机制,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建立茶叶“教学科研实习基地”、魔芋研发中心两大产学研协作平台,引进专家技术团队2个、高校品牌营销专业人员4名,累计合作科研项目10余个。建成牛郎坪“五沐茶韵”富硒茶农业园区、沐川璞舍民宿茶文化研学基地、魔芋科技示范园区等一批旅游项目,推动“茶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


同时实施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选派沐川职业学校旅游班学生39人到诸暨和瑞温德姆酒店、诸暨工业职业学校研学,25人到诸暨海亮集团、申科集团和万安集团顶岗实习,通过“走出去、引回来”,推动文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张燕玲   记者 甘国江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