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9 16:28
以“绿”为笔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将千家万户连在一起
通向山外更广阔的天地
青山环绕间
青瓦木屋的民居交相辉映
群众服务广场上翩翩起舞
曾经的偏远山城
变了模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峰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到“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从“产城生态一体化主线”到“‘1155’发展战略”,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样板”到“当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模范生”,鹤峰人民追求“绿色崛起”的目标矢志不渝。
01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呵护青绿高颜值
好生态源于绿水青山。位于武陵山区的鹤峰。森林覆盖率增加到80.11%,林木绿化率增加到88.66%,分别位居全州第一、全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 100%,拥有 5A 级品质的旅游资源5处、4A 级品质的13处,是世界唯一的葛仙米产区,先后斩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县”等多块“国字号”招牌。
“为加快全县‘彩色森林’建设,近几年我们持续推进溇水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努力让鹤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县林业局国土绿化股股长杨年文说道。
近年来,为了保护鹤峰的生态资源,鹤峰县全面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调、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设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林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和副县长任副林长的县、乡、村三级林长制体系,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315人,全面落实“禁伐、限伐”政策。此外,该县还利用高科技与人力相结合的方式,启动无人机进行巡林,大大提升了森林巡查效率和监测效果。
“人工巡查存在死角多、覆盖面小、效率低的问题,用无人机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一片林子半天就能够全部巡完,使林区保护和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鹤峰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张国兵介绍道,该县很多地方都山大人稀,无人机巡林,是促进森林防护从传统的“人防”向现代化的“技防、智防”的转变,利用 “空中+地面”相结合的联合巡查手段,提升巡林效率,以科技助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02“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我们之所以选在鹤峰县走马镇建造加工厂,就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山好、水也好,还是有名的‘万里茶道茶源地’,这里产的茶叶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很受外商青睐。”凯荣公司负责人周平说道。
峰峦叠翠、气候温润、土壤含硒、茶林共生,位于“北纬30°黄金产茶带”的鹤峰,资源得天独厚。对于大自然馈赠的绿水青山,鹤峰县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道路。
“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种有机茶叶,不施化肥、不用化学农药、不打除草剂。政府每年都会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几个大型茶企建起来了,我们种茶也越来越有信心。”茶农刘柏芝介绍道。
立足自身资源,做好“茶文章”。2017年,鹤峰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作出了“争创中国有机茶第一县,打造百亿茶产业”的决定,全面吹响茶叶“全域有机”发展的号角,县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茶产业向着有机目标阔步迈进。
一叶兴,百业兴。鹤峰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县”,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建示范县。茶叶“全域有机”全面推进,茶园面积增至39.5万亩,有机茶基地认证(含转换)面积10.9万亩,农民人均8.2亩,培育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茶业龙头企业7家,茶叶市场主体达1100余家。
“一叶”变“大业”,“一叶”促“百业”,鹤峰茶产业的成功仅仅是鹤峰县近年来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颗鄂西北璀璨的生态明珠,在实践创新中走出了“两山”转化的鹤峰之路。
03村美民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过去出门在外,不好意思说我是哪里人,怕被人笑话我们穷。现在,村庄美了、村民富了,腰杆子也挺得直了。”鹤峰县中营镇大路坪村村书记彭金兰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喜笑颜开。
大路坪村以前是贫困村,近年来,中营镇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河道水质和农村生态环境,引导村民将老旧木屋进行改造,盘活了村内闲置房、老旧房屋等“沉睡资产”,让“民宿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也带来了更多游客。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鹤峰县累计接待游客3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0%、115%。
“每年到了夏天的旅游旺季,我们的房间往往供不应求,每天都是满客,还有很多是回头客,客人来了就陪他们喝酒、聊天、在村里和周边游山玩水。”大路坪村幽兰伴山民宿主人张鑫介绍。
在鹤峰,鹤峰县旅游资源丰富,享有“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的美誉,有特品级旅游资源5处,优良级旅游资源1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20处,原水原岸、幽兰伴山为代表的民宿产业迅速兴起,屏山景区常年游客爆满,鹤峰成为各地游客竞相打卡的“诗和远方”;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本地农家乐快速发展。仅中营镇农家乐日均接待能力就可达5000人次,直接带动就业4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份份成绩的背后,是鹤峰县“两山”理念的结果,未来,鹤峰坚定不移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生态强县”战略,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跃上新水平。
来源:融媒体记者向丽莉 通讯员陶安庆 谢承珂
摄影:杨顺丕
【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之六:蝶变的生态
泰州市秸秆机械化还田暨生态型犁耕深翻观摩培训会在靖江召开
法治湖南基层行|积极探索多元解纷 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专访龙...
“种树卖空气”帮助中国西南山区“美丽生态”变“美丽经济”
宁津县:绘制“活力新城 幸福宁津”新画卷
心潮澎湃 震撼人心 备受鼓舞 奋发图强 湖北蕲春县生态环境分局...
白沙获颁授牌“中国早春茶之乡”“中国生态茶叶之乡”
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