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 2022-10-31 11:06
目前,仙美村种植菱角近200亩,每亩每年产带壳菱角约5000斤。
“今年我们村菱角的价格创历年新高,而且供不应求。”近期,笔者来到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仙美村一处名为“金厝池”的水塘边。只见坐在船上的菱农,轻轻把菱藤拉到船边,将一只只藏在菱叶底下的菱角摘下。
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菱角商标、统一销售礼盒外包装、制作宣传小册子、打造菱角种植示范池和建设冻库……当前,磷溪镇仙美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致力于做大做强菱角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一系列举措支持下,仙美菱角知名度和售价大胜从前。据悉,今年仙美村菱角产量虽没有增减,但去壳菱角价格每斤增价不低于4元,预计直接带动全村种植户增收近160万元。
科学种植培育优质菱角
仙美村种菱有着近500年历史,该村历代祖辈不断积累经验,从如何利用土地、选种、间苗、除虫到施肥,总结出一套属于仙美村人自己专属的种植方法,并世代传承至今。
“菱角的采摘期比较长,从4月末开始到冬至前都是采菱的季节。”李伟钦介绍,此时的菱角约10天采摘一次,称为“一水”,最好吃的季节是端午前后,这时恰好是“二水”“三水”时分,菱丛最壮,菱角养分最为丰富。目前,仙美村种植菱角近200亩,每亩每年产带壳菱角约5000斤(去壳后约2000斤)。其中,金厝池菱角最负盛名。
“‘金厝池’是俗名,正名应叫‘金珠池’。”仙美村文史爱好者李卫森称,菱角生长,对环境有着独特的要求。而金珠池菱角之所以成为名产,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关。“仙美村地处金山溪边,村内农户种菱养菱,多采用引水进田的方法。金珠池周围没有遮挡物,通风透气,有优质的水土和充足的光照,因此这里生产的菱角壳薄肉饱,味甜内脆。”
然而,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的菱角品质良好,此前却一直苦于卖不出好的价格。李伟钦回忆,每年菱角到了采摘期,外地采购商就会来村里大量收购,但在议价上菱户一直很被动,一斤多少钱需要隔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知道。如何让好的农产品卖出好价格,将菱角产业做大做强,已成为磷溪镇仙美村的一项重要课题。
多措并举塑造菱角品牌
“太极菱角泥。食材:菱角、南瓜、椰浆。”“麦香菱角。食材:菱角、麦片、白糖。”“咸蛋仁焗菱角。食材:菱角、咸蛋仁、椒盐。”……翻开一本《仙美菱角农产小册子》,当中不仅有仙美村种菱历史介绍,还以图文形式呈现着菱角的功能作用以及以菱角为食材的12道菱角菜品。
这份宣传小册子,是仙美村于6月制作的,目前已印发超4万份。每当有顾客下单购买,菱户便将之放进包装,促进宣传推广。
制作宣传小册子仅仅是举措之一。磷溪镇党委副书记苏和伟介绍,当前,磷溪镇着力在辖区打造溪口鹅肉、仙田松番薯、仙美菱角、芦庄黄皮4个农业地域传统品牌。其中,在磷溪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仙美村成立潮州市湘桥区仙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注册菱角商标、统一销售礼盒外包装等,不断宣传该村农产业品牌,拓宽菱角销售渠道。
“磷溪镇党委、政府还专项安排了128万元帮扶资金,帮助打造菱角种植示范池和建设冻库,并计划为仙美菱角申报‘三品一标’,从而统一种植标准及逐渐形成农产品生产、宣传、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苏和伟说。
承包了10亩池塘种植菱角的村民李秩生算了笔账,今年自己种植菱角将能增加约8万元收入。“虽然菱角最好吃的季节已经过去很久,但价格涨幅不大,还有增价4元的空间,并且能明显拉高明年的价。”李秩生高兴地说。今年7月,在仙美村成立潮州市湘桥区仙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之初,李秩生衡量后决定加入合作社。在他看来,加入合作社不仅能“抱团取暖”,还有利于拓宽菱角销售渠道、增加收入,这是一件有益于菱户的事。(董志豪)
【产业发展看凉州】凉州区古城镇:产业开花振兴乡村
【产业发展看凉州】凉州区谢河镇:小葡萄串起的大产业
加快推进产业融合 高建民专题调研王集镇
河北:机械化采收助力中药材产业降本增效
二十大代表热议: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福建设五十亿元专项贷款用于纾解纺织鞋服产业困难
"双碳"产业的成都样本:为我国提供碳中和解决方案
江苏沭阳:蔬菜盆景 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