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新闻网 2022-10-26 09:59
本报讯(通讯员 姜洪义 宗 倩 全媒体记者 李祝海)秋收时节,沙沟镇崔垛红薯产业园呈现一番热闹的景象。10月22日,来自城区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在这里举行主题为“品水乡特色,育家国情怀”金秋觅薯活动,850多名师生分四批走进红薯产业园,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手持小铁锹,饶有兴致地挖红薯、烤红薯、品红薯。“开展此次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在田间观薯、挖薯、比薯、抢薯、烤薯、品薯、说薯,放飞梦想,陶冶情操,参与劳动实践,感受家乡特色。”活动领队介绍说。
崔垛村有大片的垛田,十分适合种植红薯等旱谷杂粮,因此形成了种植红薯的传统。以前多为各户自行种植和销售红薯,常会出现滞销或压价现象,加之品种退化,村民种植红薯的效益不高。近年来,沙沟镇大力实施农业富民工程,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生态+”“互联网+”红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致力培育崔垛红薯等名特优农产品,推动垛格红薯优质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该镇规划了面积1万亩、目前建设面积5000亩的红薯产业园,从省农科院甘薯研究所引进苏薯和宁薯系列的水果型、烤食型、叶用型等品种,以崔垛新村、崔垛东村、斜沟村为核心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产量、品质、效益的同步增长。崔垛东村村民朱登明今年种植的20亩水果型甘薯“苏薯13”,田头每公斤收购价2元左右,亩收益可达6000元,比往年增收3000元。
崔垛新村党总支书记、红薯产业园负责人房艳说:“我们着力打造以红薯产业为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垛格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红薯产业主题园区——‘崔垛水上红薯部落’,其中,核心区面积500多亩,助力红薯产业做大、做优、做强。”自红薯产业园建成后,崔垛新村的鲜食型红薯亩产达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售价2.4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675元。村里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负责红薯的经销和产品的深加工,既拓宽了销售渠道,也解决了农副产品集中上市时价格受限的问题。“崔垛水上红薯部落”同时带动周边的餐饮、休闲、住宿等服务行业快速发展,为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拓展了空间。
千亩红薯获丰收 田间地头采收忙
[海南]海南鼓励引导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 让“方寸地”变...
“一村一品一网红”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菱”辟蹊径打通致富路仙美村做大做强菱角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
整理盘活撂荒地 集体经济增收益
江南区香蕉丰产 果农增收
一地“双收”迎增收
文昌: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