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景入画来】擦亮“面子”充实“里子” :天祝乡村绽新颜

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2022-10-31 15:12


时值晚秋,天祝大地一片金黄,全县6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也迎来“丰收”。今后,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农牧民群众将开启崭新的田园生活。

在天祝县西大滩镇坝堵村,原本废弃的残垣断壁,化身为草木葳蕤的小游园;曾经异味熏天的破旧畜棚,变身为古色古香的小凉亭;依山傍水的“林缘山庄”,与祁连林海相看两不厌。

天祝县西大滩镇坝堵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王多忠:十年前我们村全是泥土路,现在全铺设了彩色沥青路,硬化道路通到了家家户户。以前村上全都是土坯房,现在都住进了砖瓦房。以前人畜混住,今年我们拆除了农户门口的全部养殖棚,集中养殖,人畜分离,家家户户门口干净整洁。

带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期望,天祝县石门镇大塘新村的群众也陆续搬进了新家园。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迎风转动的七彩风车,错落有致颇具特色的农家庭院,祁成福心里乐开了花。

天祝县石门镇大塘新村村委会副主任 祁成福:我们大塘村,今年的乡村按规划建设,都建设好了,设施都齐全了,等来年春天我们就能接待游客了。

今年,石门镇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多元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石门沟自然风光,将大塘新村、维芨滩村打造成400公里风情线上集餐饮、娱乐、观光为一体的重要黄金节点,让美丽乡村带动群众增收。和祁成福一样,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大塘新村群众,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美丽的乡村环境发展旅游业,吃上“旅游饭”。

西大滩镇和石门镇的美丽蝶变只是天祝县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天祝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投资5.3亿元,在全县规划建设6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坚持立足村情实际,突出地域特点,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格局,塑造美丽宜居乡村新风貌。

天祝县不仅在美化村庄“面子”上下功夫,更在培育乡风文明“里子”上费心思。

在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文化广场,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乡风文明的宣传标语,村民们谈论最多的也是政府倡导的“一碗烩菜办丧事”等文明理念。随着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炭窑沟村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的陋习失去了市场,而捐资助学、建设家乡则成为了新风尚。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村民 岩茂怀:现在这变化就大得很,以前办丧事花费大,现在简单,一碗烩菜一吃,酒也不喝。

在文明乡风培育上,天祝县通过制度保障、实践养成、教育引导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引导力,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标语横幅、墙体彩绘等形式,广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理念,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创新实施“道德储蓄所+红黑榜”乡风治理模式,把厚养薄葬、抵制高价彩礼、婚事新办、“一碗烩菜办丧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破解“人情味”变成“人情债”旧俗异化问题,回归优秀传统礼仪,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家庭美德,使文明新风寓教于乐、深入人心。

随着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今的天祝县广大乡村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一个个“林隐深处有人家”的美丽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有颜值更有价值。

天祝县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