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乡村振兴织锦绣

咸丰发布 2022-11-01 11:03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39万土苗儿女在荆南大地演绎着阡与陌的合奏共鸣,收获着幸福的“果实”。

咸丰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堡垒、兴产业、提颜值,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优美、民生殷实、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咸丰县把筑强战斗堡垒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五个振兴”,健全“党组织+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工作机制,派驻驻村工作队员538人,实现192个行政村全覆盖。畅通致富能人当书记、年轻人才进班子用人渠道,乡村振兴“大家谋、大家干”。

“看,这个就是我们村种植的白柚,品相和质量都是上乘的。”唐崖镇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焦宪告诉记者。彭家沟村依托一黑(猪)一白(柚)的产业发展格局,打破“养猪难打造美丽乡村”的思维定式,沿“一河两岸”“一路两边”改造干栏式民居120栋,打造特色院落2处,完成花果庭院建设220户,改造卫生厕所325个,群众自发投入人居环境改造资金达到400多万元。

视频|唐崖镇彭家沟村。(通讯员 邓贵虎)

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主体、乡贤助力,彭家沟村实现了从普通小山村,到美丽新农村的蝶变。

乡村建设的的主力军是广大的村民群众。黄金洞乡兴隆坳村党员带头、乡贤主理、群众响应共捐款71.7万元,投劳12000余个,建设20多处“艺术院落”“特色院落”。

  图|兴隆坳村自建美丽家园。(资料图)

人才兴,则农村兴。咸丰县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多名党员干部走进课堂、学习培训、提升能力,大学生、产业能人、返乡创业人员等各类人才在荆南田野各展其长、大显身手,真正激活党建因子的“红色引擎”,点亮美丽乡村的“振兴梦想”。

人人动手、家家受益。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处,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勤劳的双手浇灌出一个个景色美、人心齐、气象新、内外兼修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

优良的生态是咸丰的底色,咸丰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以“白茶、恩施黑猪”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体魄,按照“一村一品,一品一特”的产业发展格局,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全力打好“特色牌”,把特色产业打造成群众脱贫致富的“硬支撑”,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在小村乡大村村茶叶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茶叶连成一片,茶叶技术员正在为茶农们讲解茶叶管护技巧,茶农们现学现用,拿着镰刀、锄头等工具穿梭在茶园里除草管护,一派繁忙。

  图|小村乡茶叶基地。(全媒体记者 白涛 摄)

咸丰县以“点串线、线成面”的规模化产业发展模式,按照高中低海拔分区、长中短结合的思路,制定出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咸丰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十条意见》,累计投入5.5亿元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28.3万亩,全年生产干茶1.17万吨,产值18.5亿元,带动茶农4.85万户14.9万人,连续3年入选“中国茶叶百强县”,2022年荣获“中国富硒白茶县”。茶叶成为村民心中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唐崖镇彭家沟村被誉为恩施州“畜牧第一村”,10多年前这里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1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黑猪、白柚两大产业年产值破亿,41户村民年收入过百万,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曾经半数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山沟如今蝶变成年产值过亿的富饶乡村。

“2021年,我家出栏生猪200多头,收入近40万元。因为我属于‘后进户’,养殖的规模在村里并不算大。” 彭家沟村村民龙捡玉讲起自己一年来的收入,既坦诚又谦虚。

龙捡玉之所以谦虚,是因为村里还有年出栏超1000头的养殖大户。“2020年,我出栏生猪1000多头,销售收入700多万元,纯利润超过200万元。”村民焦易就是这类养殖大户的代表之一。

  图|连片产业基地。(资料图)

截至目前,咸丰共发展800亩以上集中连片产业基地95个,以茶叶、林果、中药材、蔬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稳定在110万亩,年出栏生猪60万头。培育和招引硒食品精深加工企业108家,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六有”家庭农场49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9家。绿色认证基地达10万亩,规模养殖基地达95个;有效使用“两品一标”60个,认证总面积46万亩,“唐崖”品牌价值达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0元,同比增长13.1%。

村容村貌“亮”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咸丰县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同谋划、齐推进的思路,制定《咸丰县2021年度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方案》,优先打造出彭家沟村、马倌屯村、龙潭司村、湾田村等一批示范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支撑;完善提升党群活动中心,提升基层干群凝聚力;结合“美好环境共同缔造”活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图|龙潭司美丽乡村。(全媒体记者 白涛 摄)

清坪镇龙潭司村村民田伯贵在广场上尽情享受着乡村的泥土芬芳。谈起村里的变化,老人竖起了大拇指:“现在道路宽敞,环境优美,我们搬进了新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在咸丰,像龙潭司村这样发生华丽蝶变的村庄还有很多。如今的咸丰农村,既有都市的整洁便利,又有田园的旖旎风光。

截至目前,全县已打造乡村振兴重点村32个,完成2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编制工作,拆除破旧房154565.5㎡,拆废养殖猪牛栏1345个,拆违章建筑4537㎡,拆私拉乱接188处,建设11个集镇污水处理厂。

  图|美丽庭院。(资料图)

一座座村庄干净了、变美了,群众的精气神也有了质的改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咸丰县始终坚持把推进乡风文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最美评选,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喜看稻菽千层浪,踔厉奋进谱新篇。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开,乘着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咸丰将在新征程上持续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

全媒体记者:冯   程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