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时间丨为这样的劳动课点赞!

无线睢宁 2022-11-03 15:00

图片

图片

文字:张思考  漫画:熊康慨


一群四五岁的孩子,在运粮、翻场、堆草!这么小的孩子干这么重的体力活,能行吗?这其实是睢宁庆安镇东乐幼儿园的老师们近日特意组织的劳动活动,利用“迷你版”农具,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农忙的艰辛,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以及珍惜粮食的意识。


很多人说,这样的活动不但有意义,也非常有特色。有意义的是,孩子们通过劳动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意识;有特色的是,新颖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文化碰撞,让孩子们在“农忙”过程中了解农耕文化,接触即将失传的农具以及生产方式。虽然累了点,但孩子们都觉得新奇,还挺乐呵的。


图片

图片 

在不少睢宁人的记忆里,都有过小时候干农活的体验。那时的孩子们,除了帮大人干活外,还会在干农活的过程中体验到一些童趣,比如在稻草上翻跟斗、在草垛里躲猫猫等。如今,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基本上很少再有让小孩子下地帮着干农活的现象了,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比较劳累的传统农耕方式逐渐消失,孩子们除了很少了解农耕文化,也很少体验到“粒粒皆辛苦”的感觉,节俭精神和珍惜粮食的劳动教育逐渐边缘化。很多孩子在学校都埋在了课本里,到了家也基本是“伸手不拿四两”,甚至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习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就是要澄源正本,通过丰富的劳动教育,培养孩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让孩子热爱劳动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些家长会对孩子经常说这样的一句话:“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去种地!”其实,让孩子好好学习可以,但把种地当成“吓唬”孩子的理由,久而久之,会让很多孩子对劳动者产生高低贵贱之分。东乐幼儿园的这节劳动课上,就是要用身临其境的劳动教育,为孩子们塑造正确劳动价值观,体认劳动的不分贵贱,孩子们才会真正从内心深处去尊重别人的劳动以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图片 

睢宁县城西小学的劳动课上,老师带着学生学做西红柿炒鸡蛋,香味溢满教室;梁集镇中心小学邀请了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来到教室,教授学生们如何有条理地整理书桌、书包以及衣物;睢宁县第四小学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开垦、翻地、拔草、播种、浇水……如今,越来越多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课程在全县城镇中小学开展,多一些东乐幼儿园式的教育方法,多一些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共同谋划,如此,才能让孩子们“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并成长为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