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体镇:种植马铃薯“吃”出一条产业链

魅力科右前旗 2022-11-18 15:24

一直以来,科右前旗俄体镇立足本地资源,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从“吃”入手,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走进科右前旗俄体镇天甲粉业专业合作社,在2000平方米的晾晒场,工人们正忙着翻晒粉条。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架子上挂满了银白色的粉条,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科右前旗俄体镇素有“东北粉条之乡”的美誉,这里的粉条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甲粉业专业合作社借助独特的地方产业优势,今年收购周边乡镇马铃薯近200万斤,生产粉条25万斤,一个个圆滚滚的马铃薯经过清洗、粉碎、浆渣分离、发酵、脱水、压条、冷却、晾晒等11个程序,成为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粉条,远销北京、南京、天津等地,年收入达200余万元。

同样,借助当地特色马铃薯产业增收致富的还有俄体镇晓袁饭店老板袁恒会。经营饭店18年间,他以拿手的“全粉宴”吸引了诸多游客前来品尝。马铃薯粉经过他一撮一揉“巧手”加工,做成了一桌地地道道的特色佳肴。他告诉记者:“咱家粉条饮食是祖传下来的,有炒粉条、冒粉条,粉条是百搭的菜系,和每个菜都可以搭上,还有粉面蒸饺、粉面馅饼,周边像突泉、乌市的家庭聚餐都上咱家来。”

在科右前旗俄体镇世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工人们将和好的马铃薯面粉放入机器中压片,拌好的肉馅通过自动化运输到饺子皮中,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小元宝”被放到盘里,上锅蒸。冒着热腾腾的蒸汽,一屉屉味道鲜美、晶莹透亮的“水晶饺”就出锅了。世鑫食品有限公司瞄准了马铃薯深加工产业优势,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不仅趟出了一条“水晶饺”产业发展路,还带动周边群众42人,每人月增收3000元到4500元不等。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