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好做法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典型案例

萧县发布 2023-02-08 10:02:14

日前,萧县:抵制高价彩礼 涵养文明和谐乡风案例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编制的《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汇编》。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地方和一些家庭出现了婚嫁彩礼过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不仅影响了新婚夫妻关系,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还违背了“乡风文明”的要求,背离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是贯彻落实“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对于促进全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萧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取得成效

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已建设移风易俗服务中心,如杨楼镇新廷社区、王寨镇后洼村、龙城镇城西社区均成为示范点;黄口镇等镇村与未婚适龄青年、家庭签订了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全县涌现出零彩礼婚嫁典型做法不下40例,如新庄镇侯庄村单莉夫妇嫁女儿不收彩礼,丁里镇贾雪丽、张晓伟零彩礼结婚,诸多事迹在人民日报民生网、安徽网、新安晚报、中安在线、宿州新闻联播等十几家媒体刊发,在社会反响较好。

三、主要做法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弘扬中华美德培育文明乡风”为主题,以“最美家庭·最美人物”系列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营造文明和谐乡风。

(一)建立健全组织。全面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织密织牢网格单元,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全域覆盖。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精确、动态掌握网格基本情况,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移风易俗问题。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乡镇及行政村(社区)的专项督导;各乡镇及村(社区)分别成立移风易俗工作机构,274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制度,做到事前申报、事中监督、事后跟踪,提升村级自治管理。

(二)强化宣传教育。在县融媒体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题、专栏,报道推动移风易俗的经验做法,曝光一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反面典型。印发《萧县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倡议书》《萧县红白事操办标准》,在元旦、春节、国庆等重要节日节点,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系列主题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以“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充分利用农村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好人大道、好人公园、绘制文化墙、农村大喇叭等阵地开展教育,运用文艺演出、公益广告、文化墙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摒弃陈规陋习。通过巡演《二妮劝妈免彩礼》《儿女婚事》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婚恋观、利益观。

(三)突出群众自治。围绕村民自治,按照村委会研究——广泛征集——征询意见——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张榜公布——乡镇政府备案的程序制定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监督执行和激励机制,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各乡镇行政村邀请一些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党员干部、“五老人员”加入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规范红白事宜办理,使村民普遍享受到俭办的实惠。

(四)抓好干部带头。建立县、乡镇、村党员干部三级包保制度,相关单位按照分工包保各自行政村,与被包保镇村、个人签订移风易俗责任书、承诺书,包保人与被包保对象捆绑,共同抵制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萧县严格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暂行办法》《萧县党员干部移风易俗承诺书》的规定,自我约束,带头示范;抓好监督检查,认真组织好“萧县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专项整治”及日常监督检查。

龙城镇城西社区班子成员与社区居民签订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

(五)典型示范带动。发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作用,以身作则自觉抵制高价彩礼,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率先垂范劝导亲属不搞收受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发挥公众人物、典型人物对社会公众的号召力、影响力,示范引领。

(六)社会各界联动。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县纪监部门负责监督党员干部落实移风易俗相关规定;县民政部门负责指导镇村成立“一约四会”,修订村规民约;县文明办负责将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评选和村级“六考双评”考核;县文化部门负责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等节目,加大对演出组织的监督管理;县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流动包桌(餐饮店)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县公安等部门加大对违规违法婚姻中介、职业媒婆等助推、索要彩礼现象的处理等。

(七)先进典型礼遇。出台《萧县礼遇新时代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先进典型暂行办法》,对道德模范、移风易俗(零彩礼)先进典型以颁发证书、书画赠送、节日慰问、乘坐公交、游览景区、子女就学等予以礼遇,以精神和物质激励。

四、工作启示

萧县移风易俗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典型示范的礼遇与激励等做法,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促进萧县文明新风的形成,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起到了十分重要意义。

工作启示一:宣传引导是关键。要精心设计出接地气、见实效、群众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载体,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强化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

工作启示二:长效推进是保障。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建立长效有效机制,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持续推进。

五、典型案例

萧县黄口、新庄,“零彩礼”出嫁,镇委书记登门“送礼”

大红灯笼挂起来,喜庆的唢呐吹起来……9月17日上午,节日的喜气还未散去,黄口镇杨阁村“兵哥哥”刘傲家喜上添喜。当天,刘傲将迎娶心爱的姑娘单金俏。迎亲的喜车开到新庄镇单场村,前来道喜的亲邻们涌了上来。“听说老单家嫁闺女没要一分钱彩礼。”“金俏这孩子工作好,人又漂亮,还不要婆家一分钱彩礼,这可真是四里八乡独一份。”单家“零彩礼”嫁女成了亲邻口中的热门话题。

“只要人好,比啥都强!”新娘单金俏道出心意。原来,刘傲和单金俏两人已相爱5年,刘傲在部队保家卫国,金俏在高速公路保障道路畅通,虽聚少离多,但感情愈发甜蜜。到了谈婚论嫁的当口,金俏听说刘傲的父母正为筹集结婚彩礼拼命打工挣钱时,心头猛地一震。“老人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到了这个年纪咋还能让老人们这么辛苦为我们结婚拼命。钱要靠自己挣,幸福的生活要靠两个人共同奋斗,这样的人生才出彩。”金俏在心里打定了“零彩礼”出嫁的主意。

“不要彩礼?那怎么行。咱农村就这个风俗。不要彩礼嫁闺女太没面子了。”金俏的父母听了女儿的提议直摇头。金俏设身处地地给父母作思想工作,“现如今结婚动辙就要“三斤三两(指钞票重量)、一动一不动(指房子、车子)、万紫千红一片绿(指钞票颜色)……儿子结了婚,父母一身债,我们做儿女的也不安心。再说了,我哥结婚那会要是也这么要彩礼,您受得了吗?”金俏的一番话入情入理,说得父母心服口服。想通了的金俏父母不仅同意不要彩礼,还让金俏把积攒的工资全带到婆家,一心一意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靠两个人共同努力挣来的钱用了舒心,伸手问老人要来的钱用起来心里不踏实也不光彩。俺以后也要向金俏学习,自食其力不靠父母。”伴娘李雪梅为金俏竖起了大拇指。

时任新庄镇党委书记邵翠芝听闻金俏的事,自费购买鲜花送给这对新婚夫妇,随同新婚车辆把新庄“新娘”安全护送到婆家。新庄镇不断加大移风易俗,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力度,先后给全镇适龄青年发放了遏制高价彩礼倡议书,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大喇叭等宣传工具着力营造移风易俗社会氛围;专门修订了村规民约,成立了遏制高价彩礼理事会,使彩礼有了民间约束;积极培树不要彩礼的先进典型,真正让他们在“面子”上风光,在惠农政策上优先享受。在这一系列措施推动下,新庄镇涌现了诸如侯李单庄的侯思梦 、东阁行政村刘口自然村刘浩和之女李倩、刘口村的刘冉、西阁村的王田等一批“零彩礼”女孩,较好的引领了移风易俗新风尚。

邵翠芝在婚礼现场给村民宣传移风易俗政策

近年来,我县为有效遏制高价彩礼现象发生,出台了萧县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行为规范和组织;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彻底整治索要高价彩礼、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抵制恶俗陋习,弘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全县范围内提倡喜事新办、恶俗陋习禁办,形成了崇尚文明、秉持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减轻了广大干群人情负担,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