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0 09:29:05
“油树垴村药千亩,全是正宗蕲艾草。石土缝里吐新绿,地标产品种得好……”春日渐暖,2月19日,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油树垴村新开垦种植的蕲艾基地里,新栽种的蕲艾根生出鲜嫩的艾苗,一位约50岁的男子不停地跑前跑后,不停地组织人员用一种只除草不伤苗的新配方,为大片艾苗进行喷洒作业。
这位男子就是蕲春县蕲州镇油树垴村支书张志坤。
不当老板当支书
张志坤1973年出生在油树垴村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儿时经常受到众乡亲们的生活接济,家乡人们的纯朴、善良和康慨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穷人的孩子能吃苦,他长大成年后,到浙江温州打工,由最初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业务主管,之后独资承办一家酒店。在外打拼10余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他好学上进,并于2012年入党。
草根创业有成,家乡情怀难忘。致富后的张志坤,不忘家乡父老乡亲,儿时众乡亲接济帮助他的往事时不时浮想在脑海里,他想为家乡做些什么,萌生了回乡再创业的想法,家乡的党组织也向他发出了邀请。
然而,回乡创业,就意味着放弃眼前几十万的年收入。“年收入几十万的老板不当,去当年收入几万元的村干,不划算啊!”家人极力反对。家人的反对,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在犹豫、在取舍、在选择……。
“我是山里娃,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那里有我的牵挂和梦想!”最终,张志坤听从了内心的呼唤,并耐心地说服了家人。2017年12月张志坤回到家乡,经党组织考察,2018年6月,担任蕲春县蕲州镇油树垴村党支部书记。
兴村富民先修路
油树垴村远离县城和镇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欠账”多,全村唯一一条主干道狭窄,路面破损,横穿铁路下面的涵洞因洞口太小大车不能通行,制约村民们生产生活。要想富先修路。张志坤在现场勘察发现,离此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废弃的大涵洞,修复后可通行大卡车,但需投入较大。村里将立项报告送到镇里,镇里认为油树垴负债200多万元,现在又要投入100多万元,对改修此路和涵洞没有立即批复。
“为了全村的发展,我绝不能放弃!”一连好几天,张志坤蹲守在镇长办公室门口,每次见到镇长就反复说明修通此路的重要性,承诺资金问题由他找能人赞助、争取部门支持等来解决,实在不行就自己出钱,最终说动了镇长并获得立项批复。
然而,此路在施工中又障碍重重,经过几户农户田地和鱼池时遇到了阻力。张志坤带着村“两委”一班人日夜做工作,逐家逐户做好了思想工作。施工中,要途经国防光缆线,施工人员尽管没有损坏国防光揽,但施工机械的震动还是让国防光缆技术人员监测到异动。他们闻讯赶来,吓得施工的群众都跑了。但张志坤对赶到现场的技术人员说:“我是书记我负责,有什么问题,我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国防光缆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后,深为张志坤干实事敢担当的负责精神所感动,反过来现场指导施工队安全施工。
全长1800米的主干道改建工程完成后,全村欢呼雀跃,张志坤乘势在全村发动垸垸通大会战,到2022年底,全村9个村民小组农村道路全部实现组组通、垸垸通。
大兴产业种蕲艾
油树垴村位于蕲州镇东部,地理位置偏僻,山多田地少,青壮劳力少,下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46户1208人,在家常住人口仅156人,无经济基础、无特色产业、无青壮劳动力。
乡村振兴怎么抓?特色产业来当家。面对这个难题,张志坤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次外出取经拓思路,通过线上联系、线下座谈等形式,组织召开乡贤理事会、垸场会,最终明确以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胜坤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抓手,采取“党支部+企业+集体+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蕲艾产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酷感。合作社运营及1000余亩蕲艾基地开发需要投入300万元。面对大额的资金投入,当人人面有难色时,张志坤拼了,他自投资金200万,发动群众筹资入股100万元,紧接着,合作社购置起根机、挖机、粉碎机、旋耕机、铲土机、自动栽艾机、洒水车、农用无人机等机械20多台套,日夜投入蕲艾基地的施工。
截止目前,村办合作社新建机械化、标准化、良种化蕲艾种植基地1100亩,因采用全机械化作业,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最大限度提高蕲艾产量,使之年达到年产量1000吨,全村共有150户村民主动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所持有的荒山荒地,按照每亩100元的价格流转入股。
闲置荒山变“宝山”,成果共享喜开颜。通过领办合作社整合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油树垴村累计开垦闲置荒山荒地1100余亩。通过优先聘用以土地入股的村民到合作社打零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等方式,带动了村里40余人就业增收。2022年,实现村集体增收11万元,向家门口务工的农户发放务工费27万元。村老党员方桂华感慨道:“钱袋子鼓起来了,村里环境美了,热闹了不少,生活也有盼头了”,
一腔情怀报乡梓
“我是村里娃,我深爱这片土地,我愿为她付出!”
油树垴村集体经济,是一个字来形容,难!难!难!张志坤作为村集体当家人,既要攒钱还老债,又要投入抓发展,压力山大。村里负债200多万元,每临年关时,来村讨债人排成了长龙,张志坤没有避而不见,他承诺:只要我当村支书,这债我一定要还清。他腾出一间办公室负责处理债务,两名勤值人员守在门两旁。排队讨债的人依次逐个走进他的办公室,一次还不清,分期付款,他约定债权人下次再来,绝不让讨债人空手而归,日子久了,信誉度也在当地传开了。
油树垴村妇联主任张倩说:“为偿还村里老债,推进村里各项事业发展,张志坤当村支书4年多,没有在村里领一分钱工资补贴,没有在村里报一分钱公务开支,他常常贴钱办公事,贴差旅费、贴汽车加油费等。每年要贴补村里公务开支上10万元。”张志坤他自己口袋的钱用完了,就找家属要,家属说他每年未交一分钱,反到要家里倒贴。说归说,家属还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每年都要给他好几万元。
村里每年义务献血,张志坤看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大都是老人和小孩。他积极做家人的工作,自己主动献血,连续3年,他带领妻子、儿子、儿媳全家轮流义务献血,村民们亲切地称呼张志坤一家人是献血的专业户。
好支书带出好支部。2021年7月,油树垴村荣获蕲春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2月,油树垴村党支部被蕲春县委组织部表彰为五星级党组织;近三年来,油树垴村党支部多次受到蕲春县蕲州镇党委政府的表彰。
记者丨詹钧名 通讯员丨詹建平
强信心开新局丨从“活下来”到“火起来”——湖北旅游业提质升级...
广袤乡村气象新 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
用心去做事 用情来筑梦 —乡村振兴励志微电影《回家过年》创作纪...
第二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将在重庆市梁平区举行
南安:创新载体振兴传统文化 丰富形式打造文明节日
河北丰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媒体聚焦】回乡“接班”!乐陵:227名“调后代”提味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湟源县: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