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绘画卷!龙山的这些乡镇和村寨“亮”了~

我是龙山 2023-02-22 15:27:28

图片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响起,龙山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首要位置,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抓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龙山这片大地铺展开来。

图片

下面,小编带你走进
茨岩塘镇、洗车河镇三个堡村、大安乡木鱼坪村去看看乡村振兴带来的华丽蜕变!



茨岩塘镇

红色沃土春潮涌
乡村振兴势如虹

图片

▲ 茨岩塘镇星星之火雕塑


产业兴,百业旺。茨岩塘镇把产业培育作为头等大事,立足现有基础,挖掘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建设,筑牢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推进优势产业。立足镇村实情,形成以烟叶、油茶、蔬菜产业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

图片

▲ 茨岩塘镇全貌


2022年,全镇村集体经济创收500万元以上,1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6个村(社区)达到了20万元,2个村(社区)突破了50万元,其中甘露村集体经济创收160余万元。坚持烤烟龙头产业地位不动摇,2022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4800亩,涉及18个村(社区),126户烟农,全年烤烟产量1.14万担,总收购金额达到1787万元。茨岩塘高山蔬菜,已被纳入湖南省团餐协会集采平台,并与长沙市大河西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购销合作,5年内实行免费提供档口销售。

壮大文旅产业。坚持红色文旅小镇特色,以红色文化为根、以自然山水为载体,不断深化“红色茨岩”品牌建设,让生态农业、民族风情、红色体验、自然风光有机融合,交相辉映。

图片

▲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会议室旧址


已完成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旧址,红二、六军团兵工厂,红二、六军团医院等旧址本体修缮保护及展示利用,已建成1个国家级烈士陵园,新建了红色文化广场和主题雕像、红色剧场、无名烈士陵园,提质改造方汉英烈士陵园,建设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陈列馆项目,启动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工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先后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目前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显著提升,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

图片

▲ 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大门

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打造贝贝南瓜、良种百合、高山土豆种植基地,为树溪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开设红色文化研学班,以长沙、益阳、湘西等地学生为对象,组织为期3至7天的红色研学。

注册“龙山树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特色产品推广品牌,并前往长沙参加消费帮扶年货节,销售总额达20万元。由电商公司牵头同龙山县皇仓中学签订面条销售合同,年销售额达70万元。湖南归田园农业公司在茨岩塘成立龙山养殖基地总部,在甘露村养蜂800多箱,养殖肉鸡2000只,全部由公司负责购销。在比溪村流转土地30亩建设蔬菜基地,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邀请县油茶办专家为比溪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全村150亩油茶获得丰收。



洗车河镇三个堡村

农旅融合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彩虹门、彩虹桥、彩虹道……2月19日,恰至雨水节气,在结束了几天的连绵阴雨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洗车河镇三个堡村,迎来三五成群的游人拍照“打卡”。

图片

▲ 三个堡美丽宜居村庄入口标识

“现在村里建得这么漂亮,大家饭后散散步、跳跳舞,心情好、身体好。”谈起变化,村民尚本忠笑容满面。

图片

▲ 小朋友在村内路面3D彩画上快乐打卡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曾是三个堡村的真实写照。2021年,长沙市望城区驻洗车河镇对口帮扶工作队进驻以后,将三个堡村作为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来打造,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狠下功夫,建设该村成为农旅融合的示范样板,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在生动铺开。

以德治村,厚植文明村风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望城区驻洗车河镇对口帮扶工作队队长周伟和队员陈建军说,群众满不满意、幸不幸福,是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程度最直接的体现,是乡村振兴的“晴雨表”。

图片
▲ 三个堡村规民约

走进三个堡村,随处可见的是房屋墙上的州级“最美农家”、县级“最美农家”,还有村文化广场旁挂的《三个堡村规民约》,无不向到来者诉说着村民的善良和好德。

村支部书记向开成介绍说:“为了打造美丽宜居村庄,我们注重以德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涌现出了很多‘好婆婆’‘好媳妇’。我们又注重评先选优,充分发挥优秀村民的榜样带头作用,让好民风引领正气好村风……”

2022年以来,在望城区驻洗车河镇对口帮扶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三个堡村共开展道德宣讲活动12场,农家书屋补充书籍200余册;组织开展“万名干部大清扫”、文明劝导、助农护农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参与干部群众100余人;评选出州级“最美农家”17户,县级“最美农家”48户,营造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好民风促进好村风。”周伟介绍,如今村里打架扯皮的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不断提升。

产业振兴,激发乡村活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只有产业发展了,各方面资源才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才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村民享受改革发展红利。

走进村民梁娅兰的家,小花坛里各色鲜花争奇斗艳,前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住在崭新漂亮的砖瓦房里,梁亚兰一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三个堡村返乡创业人员沈平仅用两年时间,就顺利走上了致富路。“2021年,在帮扶干部的动员下,我贷了5万元贷款,购买了羊肚菌包和营养包,开始发展羊肚菌产业,如今种植羊肚菌也已经小有规模了。”沈平说。

图片

▲ 三个堡茶园组“龙山锦绣黄桃基地”

和沈平一样,村里还有许多人依靠种植黄桃和茶叶走上了致富路。“以前村民都是自己搞,现在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已经产生了1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辐射带动80人在合作社就业。”向开成说,如今村里发展了黄桃、白茶、油茶和羊肚菌等产业,去年村集体经济增收达20万元。

在村口对面的山上,千亩白茶基地证实了向开成的话。山上株株白茶迎风摇曳,山下百亩黄桃含苞待放,一派春意嫣然。

截至目前,三个堡村共发展有千亩白茶基地1个、百亩黄桃园1个、羊肚菌种植基地1个。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产业分成等模式,每年为群众增收100余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生态宜居,打造美丽村庄

走在三个堡村,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许多村民家门口还种植着花草,村民陈述忠感慨,“比起以前,现在村里环境好多了。”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阻力最大的是迁坟。”周伟介绍,三个堡村是一个传统的土家族聚居村落。按照当地习俗,老人去世后都安葬在附近。当时三个堡村茶园组“三沿六区”可视范围坟墓就有25座,很是扎眼。

“动土迁祖坟,在农村是大忌。村民大会上,我们刚透露出一点想要迁坟的念头,就遭到群众的反对。”周伟介绍,那段时间他和村里的干部们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但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最后还是老书记尚本祥把自己家的两座祖坟先迁了作表率,有了带动,才得到其他村民的响应。

图片
▲ 荷叶塘里荷花争相绽放

有了突破口,各项工作有序展开。一年来,三个堡村人居环境改造“硕果累累”:修建公共厕所1个,打造“三池一地”污水处理样板点2个,道路白改黑2550米;铺设草皮2800平方米,建设路边小花圃10处,打造休闲平台1个;创建州级“最美农家”17户,县级“最美农家”48户。

图片

▲ 村庄内山水田园居一角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洗里二级公路穿村而过的地域优势,新建几家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游客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周伟目光笃定,显得胸有成竹。放眼望去,山峦叠翠、薄雾氤氲,两旁农家墙壁上,一幅幅五彩斑斓的3D立体画让人眼前一亮。小桥流水人家,桃园凉亭水田,宛若世外桃源。



大安乡木鱼坪村

醉美木鱼坪

——大安乡木鱼坪村烤烟特色小镇建设走笔


图片

▲ 醉美木鱼坪全貌

鎏金七月,骄阳似火。从龙山县城沿着国道G353 驱车向北,朝着“湘西之巅”——大安乡出发,一路北上行驶30多分钟便到了此行目的地木鱼坪村。

图片

▲ 丰收的喜悦

迫不及待地下车,高负氧离子的夏日凉风拂面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呼吸着风里淡淡的烟草香味,有微醺的感觉。天蓝如镜,浮云如雪,近千亩绿中透黄的烟叶向远方摇曳铺展,透过云层洒下片片的阳光,照亮了田间烟农们脸上的喜悦。

图片

▲ 木鱼坪村烤烟文化长廊

鸟语蝉鸣,凉风习习。一条条产业路纵横交错遍布田间,一名名烟农正在田间喜悦忙碌挥洒汗水,不远处的集群烘烤区车来车往满负荷运转。青瓦灰墙,一栋栋民居错落点缀于大片烟田之间,孩子们的嬉闹声穿得老远;“同心奔小康”、“建醉美家园”,一面面色彩鲜明的墙绘,更是道出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此时的醉美木鱼坪就是一幅美丽、幸福、奋进的丰收画卷。

产业振兴之变,是醉美的“底色”

木鱼坪村位于大安乡东南端,距离大安乡政府5.5公里,耕地面积 1210亩,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169户499人。该村种植烤烟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图片
▲ 木鱼坪年轻的“老烟农”肖艳丽正在解烟分级

“现在我们夫妻俩一年种植80亩烤烟,不成问题!”走进一栋大洋房的堂屋,村民肖艳丽一边忙着解烟分级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肖艳丽家是村里的烤烟种植大户,今年38岁的她,算得上是“老烟农”,她与丈夫彭召文因要照顾老人小孩,一直未外出务工,坚持种植烤烟,也见证和亲历了村里近20年的烤烟产业发展。

肖艳丽说,过去种烟农资都是靠肩挑背驮,种不了多大面积。烤烟还靠温度计,一个不留神一烤房的烟就废了,身体累,心也累,一年忙得要死不活不算,还可能亏本。

图片

▲ 木鱼坪村集群烘烤工厂烟农编烟忙。图为大安乡党委书记向继红、乡长潘齐波了解今年烤烟烘烤情况。

“现在好了,产业路直接修到了地里。”肖艳丽很是感慨,现在家家户户的农用车可以是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编烟、卡烟等技术和设备也很成熟,特别是集群烘烤设备更科学更先进,还有专门技术人员管理,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去年肖艳丽家就种了80亩烤烟,收烟20000多斤,均价18块左右,年收入可达40万。今年她家又种了80 亩,因为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县城读书,农忙时还需要请工帮忙。

图片

▲ 木鱼坪烤烟产业示范园

从零星种植到烤烟园区、从土坯烤房到集群烘烤、从小棚育种到漂浮式育苗(大棚育苗),现如今木鱼坪村产业路遍布田间,组级路全部完成硬化,烤烟产业规模、设施、 产量、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先后获评“湘西州产业强村”“龙山县烟叶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也成为了大安乡乡村振兴示范村,走在了烤烟特色小镇建设前列。

图片

▲ 集群烘烤编烟忙

“现在都有人叫他们‘老板’了!”木鱼坪村支书易忠华淳朴的脸上现出一丝腼腆,更多的是骄傲,他说今年村里种植烤烟850亩,建成380亩大安乡烤烟产业示范园,预计可产烟19万斤,年收入可达350万元;每年农忙时从水田坝镇、茨岩塘镇、石牌镇、石羔街道、茅坪乡等周边乡镇街道请人务工,发放务工工资达75万元。

思想观念之变,是醉美的“亮色”

夜幕降临,天边的火烧云火红火红。从产业文化长廊穿过成片的烤烟地,走进木鱼坪村核心村寨彭家寨,青灰屋顶的民居依山就势自然和谐,庭院干净整洁,石板小径通往各户,路肩古香古色,路边墙面上烤烟发展大事记彩绘和文明乡风标语,格外亮眼。


路上,寨中村民带着孩童散步、骑车;老人们坐在院坝里拉着家常。

图片
▲ 木鱼坪“最美村寨”——彭家寨

同行的大安乡乡长潘齐波介绍说,目前木鱼坪村醉美烟农户屋顶改造、烤烟文化长廊建设、村部文化阵地建设、烤烟故事文化墙绘、庭院打造等项目已基本完工,生态文化建设、村史博物馆建设也正在实施,彭家寨是作为“最美村寨”打造的。

“潘乡长你快来坐坐!”住寨口的彭英章老人见到潘齐波乡长热情打招呼,寒暄之后便仔细地询问起倒修建房的政策。其实,他家算是“最美村寨”建设中的“困难户”,因为担心家里小孩多出现安全问题,一家人有阻工情绪。

于是,乡里主要领导和村干部轮番上阵,直到将建设效果图拿到他面前,他才勉勉强强的答应。

“现在漂亮干净、方便舒适,住起比城里人还舒服。好,好,好!”今年60岁的彭英章指着门前烤烟说,他现在一人在家可种10多亩烤烟收入就有好几万,现在村里修得这么好,自己也想把屋建得更好,“最好还修个停车坪,儿子回来更方便!” 

图片

▲ 彭家寨“最美农家”

“以前是要富起来,现在更要美起来!”从夜幕里走来的老支部书记彭英明大汗淋漓、笑容满面,今年他家种了40亩烤烟,预计收入可达20万元,3个小孩已经大学毕业,新装修的房子也被评为“最美农家”。

图片

▲ 木鱼坪“最美村寨”——彭家寨

“木鱼坪村是乡里规划的‘湘西之巅-澧水之源’康养旅游带、烤烟产业区及特色示范建设中心的交汇点。”易忠华一边擦着汗水一边坚定地说道,村里发展烤烟采取“村支两委+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今年有望翻两番,突破100万元。今后村里一定要立足优势,把握发展时机,利用雨花经济开发区、马栏山文创园对口帮扶的契机,走出走好农文林旅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临别时,天边的火烧云红透了半边天。

党建引领发展,是醉美的“本色”

湘西之巅党旗红,澧水源头幸福长。乡村振兴步伐的迈进永远也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和“红色引擎”的强劲动能。木鱼坪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更是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2022年2月28日,州委书记虢正贵来木鱼坪村调研时,作出大安乡要着力建设烤烟特色小镇的重要指示,要着力将大安乡打造成烤烟产业、烤烟文化及烤烟业态融合发展的特色示范小镇。

5月26日,州政协主席李平一行来木鱼坪村调研指出,要突出烤烟特色小镇定位,谋划好烤烟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好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园,促进文旅、烟旅融合,形成特色农业观光园,助推乡村振兴。

5月,州委常委、州委统战部部长吴凌频,到大安乡调研督导烟叶生产工作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切实依托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打造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标杆区。

6月9日,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党工委书记邹犇淼一行来木鱼坪村考察指出,要夯实好产业,加快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推进烤烟、中药材等量质提升,做强优势产业;要打造好特色,系统谋划,提炼特色特质,做优大安品牌。

2022年,龙山县委书记时荣芬更是多次来大安调研,督促指导大安乡烤烟特色小镇建设。

一次次高度关注和殷切嘱托,一次次高屋建瓴的规划指导,让大安乡以“金色大安”为主线,“一带两区一中心”建设的“愿景图”逐步成为“实景图”。

唯有实干,方能笃行。

图片

▲ 木鱼坪烤烟种植大户覃正东家喜获丰收

“不仅自己要富起来,更要带领全村富起来。”村辅警覃正东的父亲曾经也是村支书,他不仅继承了父辈的勤劳,更是扛起了党员的责任,致富不忘带领乡亲们,他种植烤烟120亩,每年光请工就得花费18万左右,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全村20名党员与60余户产业大户、致富(创业就业)带头人、稳定脱贫户等重点对象结成对子,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点对点”破解难题、“心连心”搭建沟通桥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木鱼坪村建立后备干部库,目前已将2名产业致富带头人纳入发展计划。

图片

▲ 醉美木鱼坪

“努力实现产业强、村庄美、村民富目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安乡党委书记向继红表示,该乡将继续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兴产业、美生态、淳文化、聚人才、强组织,努力走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前列,争做乡村振兴湘西标杆。

木鱼坪,由“木鹰”的当地口语谐音而来,因村里大树经常栖息巨鹰而得其名。如今,竖木养凤,腾飞正当时。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