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汇川 2023-03-03 10:42:39
“双碳”战略下
绿色制造已成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
新趋势和新潮流
多年来,落户汇川区的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等手段,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实现工厂绿色发展。
得益于此,如今,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汇川区乃至贵州省绿色企业标兵,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工作中,贡献了“海螺”智慧和力量。
走进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车棚顶、水面上、屋顶上随处可见排列整齐的黑色光伏板,给公司增添了不少科技味儿。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入2150万元,占地4万平方米,于2022年9月30日初次并网,全年预计发电400余万度。
除光伏发电外
余热发电更是该厂初建时
便开始谋划的节能降耗项目
建厂时
随着两条熟料生产线同步建设的
还有1×18兆瓦余热发电系统
“原料经过预热后进入回转窑,再从回转窑一千多度的温度经过篦冷机极速降温到六七十度,降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入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分厂副厂长林金华告诉记者,两条熟料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不仅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还能实现废气余热高效循环利用。
据测算,每吨熟料发电量能达40千瓦/时以上,公司每年通过余热发电能节约用电1.3亿度左右,节约电费约8000万元。
同时,该公司各种大型风机场均采用变频器调速设施,年节约电量700万千瓦时。
“现在我公司利用光伏发电和余热发电几乎可以解决公司的全部生活用电和40%以上的生产用电,在节约公司生产生活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降碳。”林金华说。
除在电力方面做文章外,中控操作精细化、矿山数字化、工厂智能化、污水“零排放”、煤粉高燃尽率、硫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线25%、粉尘和废气排放均达标……这些都是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交出的节能降耗减排高质量“答卷”。
作为贵州水泥行业唯一一家全国“能效领跑者”企业,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要求,不断加快“绿智园区”建设。
同时,该公司还勇担企业社会责任,承担遵义市主城区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任务,日均处理量超600吨,日均处理渗滤液达150吨,有效缓解了遵义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难等问题。经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后的中水,回用率可达80%。
由于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工作中贡献突出,2020年,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被授予贵州省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我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近年来更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去年一年投入近9000万元用于脱硝技改升级和皮带廊道封闭,改造后,生产过程中硝排放量将降至国家标准线12%以下,还能有效减少扬尘。”林金华表示,“下一步,公司还将不断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有效建立低耗高产的生产体系,推动整个生产链条绿色协同发展。”
记者:夏雯珺 邓杰
【乡村振兴】湟源县: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
河北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推进企业上市
陕西召开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科技示范县工作推进会
澄迈:奋进高质量 硕果满枝头
安徽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 稳岗返还企业受益率全国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成湖北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春暖塞上勇争先 宁夏高质量发展开年观察
全球旅游加速复苏 旅企业绩受益于强劲旅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