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发布 2023-03-13 14:01:22
庭院虽小,大有可为。近年来,李庄镇紧盯发展,瞄准关键,持续发力,将人居环境与庭院经济紧密结合,积极推动“美丽庭院”向“庭院经济”提升,努力让小庭院释放大能量,“方寸地”做成“增收园”,擘画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小村庄 新布局
走进李庄镇吴庙村,一幅天然田园乡间美景映入眼帘,房前百花香,房后树成行,村民院内院外栽植着梨树、桃树、蔬菜等,干净整洁的道路,灰瓦白墙、装扮一新的农家小院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靓丽。
吴庙村党员 刘玉芬:
从平房到楼房,院内院外种上蔬菜瓜果,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杂草杂物越来越少,保洁员每天清扫垃圾,环境变美了,我们的归属感、幸福感更强了,对自家房前屋后也更加爱护了。
说起今昔对比,刘玉芬还很感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对农村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乡村的颜值越来越高,村民的口袋也越来越鼓了。
近年来,吴庙村致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乡村治理,积极发动群众对庭院科学规划,引导群众对庭院内外合理布局,将家庭物品有序放置,鼓励群众利用闲置地块进行种植,让“方寸废地”成为“致富宝地”,推动“庭院经济”落地生根。
小菜园 收益好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美了乡村,也让不少村民开始发展庭院经济,走上了特色产业发展的增收之路。
55岁的村民王开乾就是其中一位。见到他时,正在给自家门前的空地上种植的蔬菜浇水、进行管护。村里提倡发展庭院经济后,他在房前屋后种植了油菜、菠菜、蒜苗,还栽上柿子树、杏树,一年下来收入提高了不少。
村民 王开乾:
这门前的空地之前堆放的都是垃圾,村里花了大力气给清理后,我种了蔬菜和果树,不仅实现了蔬菜、水果的自给自足,也补贴了家庭日常开支,一年也能卖上1000多块钱,并且居住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了。
为做好做足庭院经济文章,李庄镇坚持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拆除和清理建筑垃圾、废弃杂物,积极引导群众在整治后房前屋后闲置土地上“做文章”,既美了乡村又富了村民。
小院景 大钱景
庭院经济发展成效如何,村民最有感触、最有发言权。
村民 李盼盼:
之前我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受到疫情影响,也没有挣到钱,现在回到家里,响应政府的号召,利用闲置200㎡的庭院,种植经营多肉植物,通过抖音直播及村干部帮忙推广,没有想到一下就火了。
李盼盼在院子里种植大棚多肉盆栽,现在的销售额持续增加,她还把父母闲置的庭院都利用起来了,种植面积已经达到近4亩,培育多肉盆栽2万余盆,年收入超过10万元,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
李园新村自推广庭院经济以来,全村400余户群众都加入到了“庭院经济”的行列,村民改造自家庭院,房前屋后闲置的土地,种上了蔬菜和水果,自家的院子干净整洁了,人居环境变美了,还增强了收入,大家伙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李庄镇主要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全镇将持续深化“一改两为”,稳步推动、因势利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村民“院景”变“钱景”,再创庭院经济发展新格局。
来源:砀山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李庄镇 唐恒浩
在睢宁,农产品还能这样卖……
权威发布|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时 你可以这样做
聆听习主席重要讲话,军队代表这样说
涿鹿:农家伉俪,点草成“金”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
天津市武清区 “共享小院”让“冷”资产成“热”产业
年轻人关心的这些事,政府工作报告里这样说
文旅融合,象山这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