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发布 2023-04-03 15:15:05
翻开2022年杨凌宣传工作的卷轴:一篇篇有声势、见实效的报道,让主流舆论更加壮大;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活动,让群众爱看、想听、能接受;一项项更新的数据,一个个频闪的亮点,让杨凌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光时刻”……宣传思想的力量,深度融入在履行国家使命的进程中,展现在追赶超越的细节里。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行的足迹,也标注着2022年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奋进的历程。在党的二十大光辉映照下,示范区宣传思想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筑牢思想根基 广泛凝聚奋斗共识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这一年,示范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9次、专题研讨5次,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常学常新常用,推动践行落实。督促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巩固拓展工作成效。 一次次地学习研讨,一场场精彩宣讲,让真理之光照耀农城大地,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擂响奋进鼓点 “央媒工程”同频共振 过去的一年,杨凌深入实施“央媒传播工程”,持续加强与中央级媒体的互动,研究把握各中央媒体阶段性关注重点,及时推送与央媒同频共振的示范区工作亮点,央媒报道数量和质量有了“新飞跃”。 2022年8月24日,我国唯一农业特色综合保税区——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连日来,陕西杨凌综保区建设持续在央媒唱响,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经济日报》、国际在线、《中国青年报》以及《陕西日报》、《陕西新闻联播》等多家中省主流媒体聚焦杨凌,深度聚焦报道了综保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引发社会广泛反响。 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报道农高会开幕盛况;在央视《对话》栏目策划播发《小种子 大使命》专题节目;在央视《春天里的中国》栏目大时段直播,展示杨凌智慧农业发展成果;在央视《新西行漫记》专题节目中深度讲述杨凌开展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的故事;在央视《党的二十大闭幕特别报道》,展示示范区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依托新华社对外传播渠道,在美洲地区、亚太地区48个国家580家海外媒体,以5种语言同时发布杨凌农高会消息,全球总访问量超过3.5亿人次。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国际在线英语频道、国际在线俄语频道、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媒体在报纸、电视、门户网站及重点资讯网站广泛刊播外文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农高会知名度。640多家国内外媒体累计发布各类农高会信息2.3万余篇(条)、总浏览量达5.1亿人次。 聚焦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策划推出“上合你好 我是杨凌”主题宣传活动,376家中外媒体聚焦“杨凌时刻”,覆盖人群6000万人次,点击率达2亿。策划开展“‘链’就高质量 迎接二十大”全媒体采访活动,推出了一批深度稿件,全网阅读量500万+。 坚持强基固本 媒体融合形成宣传强大声势 “有容乃大,深融致远。”2022年4月14日,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正式成立,整合了原有农业科技报社、杨凌融媒体中心资源力量,推进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将管理、业务、人员、平台、资产、技术、流程等多个方面的相近业务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以“强农APP”为总窗口,《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农科广播等为核心的涉农传播矩阵,以“杨凌发布”、“爱杨凌APP”《杨凌时讯》、杨凌电视台以及第三方平台为主要载体的主流媒体矩阵。 成立的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各平台总用户量突破500万,杨凌媒体融合改革工作受到省委宣传部充分肯定,有关工作情况在《陕西宣传》上刊发,在全省宣传思想系统交流。同时,全面加强媒体管理,通过召开新闻通气会、选题策划会、编发《宣传提示》《月度宣传重点》、印发宣传工作方案等方式,严把宣传导向,提升宣传效果。 释放平台优势,凝聚资源力量。以杨凌农科传媒集团为载体,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第29届农高会等重点工作,加强选题策划。向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供稿刊发430多条,形成了集中宣传的强大声势,媒体融合的新成效得到充分彰显。 深化思想引领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过去的一年,杨凌持续深化“厚德陕西·德耀农城”建设,制定了《2022年示范区文明单位(校园、社区)测评指标》,举办示范区文明单位(学校、社区)创建培训班。出版发行《德耀农城——杨凌示范区第四届道德模范事迹集》《农科城盛开文明花——杨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集锦》,召开示范区道德模范座谈会,广泛组织开展好人推荐评议活动,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人荣登“陕西好人榜”。70多家单位参与全国、省级、示范区文明单位创建,形成浓厚创建氛围。 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杨凌马拉松、农高会等时间节点,大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20余场。评选表彰示范区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先进典型42个,广泛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风尚……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和网络公益活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去年5月13日,杨凌示范区首批3个劳动与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在杨陵区揉谷镇田西村举行。在田西、新集等农村及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建设劳动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满足大学的劳动耕读教育实践,并面向社会开放,从不同层面展示农耕文化,引导大中小学生参与劳动耕读教育实践,促进示范区乡风文明建设。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区内文艺工作者潜心开展文艺创作,一批优秀作品获得省级奖项。成功举办创意农业设计大赛,一批创意农业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批文化产业项目获得省级资金扶持,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杨凌项目成功奠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持续落细落实,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全区的宣传思想战线全面提升工作质效,提振了精神力量,擦亮了奋进的底色。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示范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守正创新,勇担使命任务,锐意开拓进取,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持续推进理论武装、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广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中持续用力,以新担当新作为示范区在更高层面履行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新时代睢宁好少年王鹤栋:“玩”机器人屡屡获奖!|睢宁榜样
湖北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
履行好新时代移民管理机构使命任务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
万象“耕”新丨庆云县奏响春耕生产奋进曲
为人类发展进步汇聚文明力量
凝心铸魂向复兴——写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湾区都市活力城阳│2023年3月份新时代文明实践风采展
元首外交|中国新加坡开启“高质量”合作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