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7 13:54:17
近年来,天祝县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以德治为先导、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的新路径,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共建和美乡村。
走进天祝县打柴沟镇安家河村道德储蓄所,关春兰正和同村的几名群众认真挑选心仪的商品,用来兑换商品的是道德储蓄卡上的积分。
天祝县打柴沟镇安家河村村民 关春兰:有了这个道德储蓄所,我们平时做好事、参加义务劳动都有积分,积分能换成生活用品。现在我们村上的人积极性很高,村上的好人好事多了,邻里关系很好,我们的素质也提高了。
道德储蓄所是天祝县通过“德治”推进基层治理的一种有效尝试,围绕“储蓄义务、储蓄友爱、储蓄孝顺、储蓄诚信、储蓄勤俭”5大类60小项确定积分项目,对道德行为进行量化积分,引导群众自觉成为道德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以道德积分促道德传承,使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目前,道德储蓄所已在全县范围全面推广。
天祝县不断通过制度保障、实践养成、教育引导等多种方式,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引导力,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广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理念,把厚养薄葬、抵制高价彩礼、“一碗烩菜办丧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创新实施“道德储蓄所+红黑榜”乡风治理模式,引导群众大力弘扬家庭美德,使文明新风寓教于乐、深入人心。
天祝县打柴沟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兼) 胡永斐:今年以来,打柴沟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5场次,道德储蓄所储蓄道德积分达11.3万分,兑换7.37万分,申报省级文明村2个、县级文明村4个,创建县级以上“最美家庭”22户、“好婆婆、好媳妇”家庭32户。全镇上下形成了尊道德、守道德、人人争做好事的良好风气,为下一步实现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模式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天祝县华藏寺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兼) 宋占山:华藏寺镇结合镇情实际,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多方力量,科学合理设置镇级实践所1个、村级实践站14个,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持续探索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管理和使用的职能作用,创新推出“流动爱心照相馆”“爱心驿站”“爱心理发屋”“草帽先锋队”“和事佬”等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品牌服务项目。
与此同时,天祝县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切实发挥自治强基作用,建立支委、村委、监委“三委”治村,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六会”理事,实现村组两级自治”的“362”自治体系。做实“网格化+十户联防”服务管理,在全县划分1243个网格,选聘2569名网格员,搭建基层治理“连心桥”,通过“亲情调解”“多元化解”等鲜活经验做法,调处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土地草原矛盾等,有效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在天祝县兴盛社区的协商民主议事室里,社区副主任罗爱平正在召集社区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成员就近期居民集中反映的德吉苑一区屋顶漏水等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建言献策,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最终通过商讨制定了解决方案,与会的每个人对处理结果都表示满意。
天祝县华藏寺镇兴盛社区居民 赖德禄:今天召开了民主协商会议,解决了业主们提出来的房顶漏水、暖气闸阀的更换等好多事情。民主协商会议这种方式相当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为了让“法治”更靠近群众,天祝县结合实际,根据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不断加强法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法治理念“入眼、入心、入行”。同时借助各类宣传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把各类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在打柴沟镇打柴沟村,身穿“蓝马甲”的工作人员正在针对农资打假、电信诈骗、反邪教等内容,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
天祝县打柴沟镇打柴沟村村民 包国海: 镇上的干部经常到村上进行法律宣传,通过他们的宣讲,我们懂的法律常识也多了,村上的风气也好了,不讲理的人也少了, 我们也知道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
天祝县打柴沟镇副镇长、政法委员(兼) 徐生江:打柴沟镇坚持“党建引领、德法融合、三调联动、服务为民”,紧扣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整合多方力量组成普法宣传小分队,利用“普法小讲堂”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真正把服务为民、提高群众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作为普法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依法依规参与村民自治,树立法治权威,维护社会稳定。
以德治扬正气,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 “三治”融合,共同奏响基层治理“三部曲”,一朵朵乡村和美的“幸福花”正在天祝大地上悄然绽放。
全媒体记者:周昳轩 马仁前昂毛
江苏泗阳县:农文旅融合,做大“桃”文章
“一张网”汇聚基层治理力量
百色德保巧解市域社会治理“方程式”
北京大兴农田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互鉴与融合:唐诗的传播与影响
安徽太湖县北中镇做活茶旅联动融合大章
持续推进文旅融合需要更多“房谋杜断”
农商文旅体融合 邀您看遍东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