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5-11 10:20:01
近年来,清泉镇牢固树立“产业兴镇”理念,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镇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强镇兴村产业,深入谋划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全面激发镇域产业发展活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加速度”。
露地蔬菜走出稳定增收“新路子”
初春的田野,郁郁葱葱。在清泉镇双桥村露地蔬菜基地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廖大侠供港澳蔬菜基地负责人陈德宣告诉记者,他们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排种、播种,近百名工人已经忙活了一个多月,这些蔬菜都是直供港澳地区的,经济效益好,他们还有上海青、绿萝春、广东菜心等蔬菜会陆续上市。
近年来,双桥村坚持支部引领、群众自愿、市场运作的思路,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引进企业、发展产业、延伸链条等模式,整合农居民房、种植大棚、花卉基地等资源,与旅投公司合作发展农事体验、休闲康养、乡村旅游,逐步形成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群众多元稳定增收的发展路子,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规模种植“种出”富民增收致富路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清泉镇西街村积极发展规模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连日来,村民们正在松土、挖沟、施肥、种葱、埋土······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时下栽种的钢葱,将在几个月后迎来丰收季,将销往重庆、四川等地。
西街村腾辉种植专业合作社赵龙说:“ 我们今年种植了4000亩小麦和35亩钢葱,目前小麦已种植完毕,钢葱正在进行移栽,全部采取人工移栽的方式,预计半个月左右可以全部完成,亩产值在两万左右。”
产业强、农民富,产业对了,幸福有奔头。近年来,西街村党委以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为契机,整合西旺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丹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村办企业资源资产,成立西街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推行“村党委+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依托西街村腾辉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在册不到户、村委会代种方式,流转村内耕地2600多亩,打造优质小麦和铁杆大葱种植基地,持续扩大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同时,西街村利用闲置房产,新建西旺农牧加工厂和西旺万佳生活超市,加工销售富硒小麦面粉、山丹馍馍等绿色食品,形成了“农”字号一条龙产业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西街村90%的富余劳动力都转移到村办企业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养鱼大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沿着祁家店水库来到清泉镇祁店村设施大棚基地,推开大棚大门,看到的不是绿油油的蔬菜瓜果,而是一个个清碧荡漾的巨大圆形帆布池,池内4万尾黄骨鱼苗自由游动、来回穿梭。它们承载着祁店村“南鱼北养,增收致富”的心愿,横跨一千多公里,从产地江苏来到了祁店村。
“鱼苗投放要避光,趁着天没亮,我们已经连夜将7个帆布池的鱼苗全部投放到位,并按照技术员的指导进行消毒。顺利养殖3-4个月后就能出售,预计产值10余万元。”祁店村党总支副书记吴鹏说。
规模化和多元化是产业发展的两大主线。今年祁店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号召,以“循环高效利用”为主要思路,探索丰富产业结构,灵活运用村集体设施大棚,着手实施黄骨鱼养殖项目,新建帆布池7个,技术成熟后扩大规模。据悉,帆布池养鱼项目,养殖周期短,收益回报快,市场前景好,祁店村已与专业公司建立技术指导服务合作,全方位指导养殖、病害防治等各环节核心技术,确保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地养殖人才。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清泉镇按照“接二连三、农头蛇尾”的发展方向,突出党建引领、强化产业支撑,围绕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探索推广“一村一块田、一企一基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广大群众在绿水青山间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沈忠道在全县强科技行动推进会议上强调 以强科技引领支撑强工业 ...
很多人爱吃!公安这个村把它发展成特色产业
众多投资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发展
推动中国与中东欧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
【新甘肃】天祝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
天祝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列全市第
沈忠道在安远华藏寺等乡镇调研重点工作时强调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
山丹:精准发力 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