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发布 2023-05-12 16:47:53
围屋之都 山水龙城
龙南今年将举办第32届世客会
今天,『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专栏
带您走近龙南客家技艺之
土陶
黄作连,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汶龙镇江夏村茶园土陶艺人。他十八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客家土陶手艺,后来,村里的土陶作坊一个个关闭了,只有他一直在坚持。
黄作连的土陶作坊很矮,上辈人说,做土陶是糊口饭吃,不能太张扬,作坊矮意思是做人要低调、谦让。
从选料到碎泥,从揉泥到拉坯,从晾干到上釉,从烧制到出炉,土陶技艺工序十分复杂,需要技巧和耐心。
泥土先经过机器碾压,碎成粉末,加水和起来,使之成块成团。为了更粘稠,黄作连赤脚在泥堆里来回踩踏、搅拌,经过双脚温度与泥土之间的融合交汇,泥土变得温顺了。
▲碎泥 钟楠林 摄
▲揉搓 江河 摄
和好的泥巴放到案板上,加适量的水用双手揉搓,不硬不稀,恰到好处。泥巴揉搓得差不多了,便到了最主要的环节——拉坯。
▲开始拉坯 徐丽芸 摄
▲拉坯成形 谭民 摄
拧一把泥团放在转盘上面,转盘旋转起来,黄作连腚部顶着椅背,双腿分开,双肘压在膝盖上着力,弯下腰身,全神贯注,双手按着泥团,然后一手定外形,一手根据制品形状的需要捏出容器的大小,一团泥在他手里被拉出形状。而这些,全凭他的手感。几分钟后,陶坯做出来了,圆润扎实、均匀对称、软硬合适。一堆烂泥,变成了亭亭玉立的手工艺品。
▲固定坯口 钟楠林 摄
陶坯晾晒几天后,上釉。上釉前要清洁坯体,把调好的釉浆涂上去,釉浆要薄厚适宜,涂抹均匀,上釉后可对陶坯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坯体分离放置 江河 摄
上釉后就开始烧制了。黄作连的窑有20多米长,共有14个窑眼。以前,烧窑前要选择良辰吉日,要烧香、吃狗肉,寓意旺盛、吉祥。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形式已消失。
▲晾晒 钟楠林 摄
烧窑时,黄作连一般早晨四点钟起来,点燃柴火隔几个钟头后,在一个个窑眼里观看烧制的程度再点燃下一个窑眼,封住,再从低处到高处一步一步往上烧,象征着步步高升。
▲上好釉准备烧制 徐丽芸 摄
经过14小时的烧制,再放置、冷却,24小时后,完美的土陶品就出炉面世了。
客家土陶古朴、厚重,以实用为主,有大水缸、酒缸、花缸、酒斗、茶缸、茶盅、碗、碟等上百个品种。虽然土陶制品逐渐被搪瓷、塑料、不锈钢等新型家用品所代替,但这种纯手工、无公害的土陶制品仍受大家欢迎。特别是客家人喜欢酿酒、喝茶、腌菜,订做的大型陶缸十分受用。
▲黄作连常常沉醉在土陶制作过程中 谭民 摄
黄作连希望这门手艺能够传承下去,对这即将失传的老行当,他实在割舍不下。
▲黄作连和他的手艺成为乡村一道风景 钟楠林 摄
来源:围美龙南
升级改造创4A!龙南又一景区将全新亮相!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渐行渐远的老行当,带您重拾龙南记忆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你知道吗?王阳明在龙南首创了它!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龙南这处天然幽境,美醉了!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以前,龙南人这样过夏天!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龙南古八景,从书画中走来!
【当好东道主 办好世客会】龙南阿婆穿的蓝衫,你见过吗?
杨凌自贸片区:当好农业对外开放“排头兵” 打造制度创新“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