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有位非遗传承人,从漆过敏者到漆艺大师!

池州市传媒中心 2023-05-30 15:41:25 点击量:555

日前,省总工会发布了2022年“安徽工匠”名单,共100人,其中池州4人上榜,池州市大九华山圣武雕塑有限公司徐建武名列其中。


图片


“你们用手摸一摸,如果还能摸到颗粒和疙瘩,那就还要用细砂纸继续打磨,这是个细活,要特别用心。”近日,在公司技能工作室里,徐建武与两名学生认真修饰一件作品。


图片


“人生不过百年,匠艺却穿越千年。”徐建武手里忙活着,嘴里念叨着。一把刻刀,一片麻布,几点生漆绘就传承两千年的生漆夹纻造像,在徐建武眼里,这就是漆艺的魅力所在。如今,生漆夹纻技艺以它独特的形式给予漆文化最新的表达。


图片


徐建武今年53岁,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生漆夹纻技艺”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艺术基金《夹纻造像艺术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导师,池州市拔尖人才。前不久,他还获邀担任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工艺美术品设计师赛项裁判员。


图片


徐建武从小就对画画、书法等艺术形式感兴趣,17岁那年有幸师从中国著名雕塑家陈鹤亭老师,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求学之路。学艺之初,徐建武就面临着巨大挑战:身体对生漆过敏。


图片


对一个热爱漆艺的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当头一棒。“那时候因为过敏,整个头真的大了,脸肿了,眼睛眯成一条线,全身起疹、奇痒无比。”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徐建武无奈地摇摇头。为了能继续学习,徐建武只好服用抗过敏药物,可是吃药又犯瞌睡,为了不耽误学习,冬天里,他甚至用冷水洗脸浇头。


图片


“学这行,就要长期跟漆打交道。老师怕我身体吃不消,看不下去,劝我放弃。但我是真的很热爱,舍不得,我脾气又很犟,我就自己劝自己:‘或许这是上天对我的考验’。最终经过无数次的过敏反应后,身体有了抵抗力,我与生漆成了如胶似漆的朋友。”徐建武打趣地说着。


图片


坚持着,慢慢地,徐建武的技艺在当地有了点名气,来找他塑像的人多了起来。“青阳是安徽重要的苎麻产地,麻纺业较为发达,当地的村民自古就有种植漆树,割漆制作漆器的习俗。这里四季分明,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很适合做漆工艺。生漆夹纻技艺又起源于安徽,所以我们决定来到青阳。”徐建武介绍道,2005年,他举家来到青阳县,在这里创办了池州市大九华山圣武雕塑有限公司。


图片


长期的耳濡目染,徐建武的儿子徐浩楷对漆工艺也十分爱好。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青阳,与父亲一起坚守着生漆夹纻技艺。


图片


“父亲是手艺人,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严格,不容许有半点马虎。”徐浩楷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往事,“公司曾接到一单业务,制作时因工人操作不当,导致产品有一点瑕疵。但在旁人看来,这个瑕疵根本发现不了。可是父亲坚持返工,重新给客户制作了一批。我们因此损失了二三十万元。”


图片


在父亲的影响下,如今徐浩楷已在漆工艺上崭露头角。他将漆工艺融入生活,比如做家具、餐具、茶具、文房四宝等,设计出一系列符合现代年轻人消费理念的旅游文创产品。


图片


37年来,徐建武刻苦钻研夹纻技艺,他的众多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如今,借助省“名师带徒”工程,每年会有6名学生在徐建武技能工作室学习生漆夹纻技艺。“我希望年轻人能真正喜欢并坚持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传承这个技艺精髓,进而让它发扬光大。”徐建武由衷说道。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热点新闻
热点视频
专题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