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7:11:0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今年上半年,新乡市在“中原农谷”“一核三区”范围内建成了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运用数字农田新技术,不断提升农田管护水平,高标准农田有了智慧“守护人”。
徐方子是获嘉县的一位种粮大户,流转了2000多亩地种植玉米、大豆。徐方子表示,以前一个人管理2000多亩地根本不敢想,现在当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和智慧农业云平台,只要在电脑或手机上登录云平台,就可以实时查看农作物长势、土壤墒情和病虫害情况,实现了一位“农把式”管理千亩田。
获嘉县种植大户徐方子说:“(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我所种的地里面的土壤墒情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我就了解得非常清楚了。如果土壤墒情不好,我就可以打开手机APP,进行远程操作,我只需要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喷灌,如果说需要施肥了,现在很方便了,就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以前浇一次水需要20天以上的周期,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缩短到一周以内,就可以把我这2000多亩地全部浇完了。”
走进获嘉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中原农谷数智中心格外引人注目,当地建成了5G+智慧农业云平台,包含智能灌溉、植保监测、苗情监测、气象监测等13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通过高标准农田里建设的物联网农业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虫情信息采集设备、水肥一体智能灌溉等设施发挥作用,可以实时采集温度、湿度、风速、雨量、土壤墒情等数据,在云平台上可以实时查看。
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全说:“我们这个系统在田地里还设有土壤站和植保站,通过物联网信息实时传递这些气象信息、病虫害信息,另外呢我们的智能灌溉系统在远端的电磁阀上也设置有物联网信息系统。我们这个农田智慧控制系统,一个灌溉系统,可以由我们的手机APP由我们的具体的农户进行实时操作,我们和这个系统是联动操作的,通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物联网的控制,我们能够实现一个人一部手机,能够管理上千亩的农业生产。”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农技人员利用智慧农业云平台掌握农田病虫害发生和土壤墒情变化等情况,定期组织专家会商,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会商结果,同时组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农技服务。
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王庆安说:“现在高温高湿,主要是严防这个病发生,现在及时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这几天蒸发量比较大,如果停个一星期墒不好的时候,及时进行喷灌。”
今年以来,新乡市在“中原农谷”“一核三区”范围内建设了100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农业综合信息中心配套等措施,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打造集中连片、田地肥沃、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科技先进、稳产高产的农田。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都建有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涵盖农田综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植保监测、农事综合管理等应用功能,实现了“一个屏幕或智能终端管理万亩良田”“一套农事管理系统服务百万亩良田”。
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智慧大脑”为数字化农业赋能
江西“智慧造田”记
杨凌示范区(深圳)智慧农业产业投资恳谈会举办
【短视频】敦煌: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10.5万亩农田“喊渴” 山丹县打响抗旱“保卫战”
持续高温致北京大部分地区中旱,有农田出现特旱
10万亩祁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永州快反135“水陆空”全时空智慧...
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顺义李桥镇打造千亩连片高标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