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2021-12-28 10:15:58
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基础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如何转化为良种,我国的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如何?接下来跟随记者到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探个究竟。
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看到,农作物种子正在通过带有视觉识别能力的机器人滚筒输送线进入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种子库。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种子要经过两到三年的田间性状调查,鉴定为种质资源后,才有资格进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研究员 辛霞:这是一份小麦种质资源,首先要确定这个种子的信息是完整的,判断一下它有没有病害、虫害,然后再进入发芽率检测,小麦种子我们控制它发芽率是90%以上才能够入库保存。
辛霞告诉记者,小麦、稻谷等种质资源保存在低温库,像马铃薯、甘薯这些无性繁殖的作物种子则要保存在试管苗库和超低温库。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覆盖了世界上所有种质资源保存方式,实现体系化、规模化保存,而且保存全过程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种子贮藏寿命达到50年,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 李立会:我们库的设计容量是150万份,能够满足我们国家未来50年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和育种的重大需求。
据了解,好的种质资源转化为好品种,还需要进行精准鉴定,明确它的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再通过杂交组配、辅助选择等手段,将优异的性状组合在一起形成突破性的品种。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 李立会:这个是一个小麦的野生种叫冰草,它的一个穗子上能够结到300粒以上,通常的品种40粒左右。我们通过与小麦之间的杂交,创造出了这是一个新的种质,育种家利用它就能够培育出高产的品种,能够增产16%以上。
据介绍,我国培育推广的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等一大批新品种,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以上。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要求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种质资源库建设
今年河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达到96%
智慧碰撞奏响小麦育种“好声音”
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正式上线
国务院港澳办负责人就《“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答记者问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关于开展2021年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燃油消耗情况调查的通知
成功着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巴基斯坦高官:印度恐将在24至36小时内动武 巴将果断回击
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 农业农村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90后”男航天员完成首飞之旅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这是他第二次从太空返回地球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回到地球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