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克2022-03-15 10:07:57
原标题:俄乌冲突分析粮油进口对国内粮油供应安全影响
摘要: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粮油谷物生产出口大国,乌克兰也是我国第一大葵花籽油进口国,2020/2021市场年度乌克兰向中国出口葵花籽油108万吨,占国内总进口量的64%。乌克兰还是我国玉米和大麦第二大进口国,2021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了823万吨玉米,占玉米进口总量将近30%。2021年进口大麦321.4万吨,占国内大麦进口总量的25%。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沿海被封锁,海港设施被破坏,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国内粮油贸易商已经没有办法得到乌克兰出口的葵花籽油和其他农产品。我国是粮油消费大国,目前只有三大主粮能够维持基本国内供应,但是近几年也是在大量进口。油脂油料对外的依存度高达80%以上,白砂糖以及猪肉、禽肉等进口量也在不断攀升。2021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已经达到了2198.2亿美元,贸易逆差1354.7亿美元。
1 2021年我国主要粮油及食品进口情况分析
1.1粮食谷物
1.1.1 2021年玉米进口量高出2020年近2倍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能量饲料,2021年我国进口玉米达到了历史最高值2835万吨,而2020年玉米的进口量只有1129万吨,高出2020年近2倍。从进口国来看,2021年美国玉米进口为1982万吨,进口占比超过70%。其次为乌克兰,进口量为823万吨,进口占比将近30%。2021年国产玉米产量为2.7255亿吨,消费量为2.75亿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10.3%。
1.1.2 2021年小麦进口量已经创历史新高
小麦主要用于制作面粉等,部分小麦可以替代玉米成为能量饲料,2021年小麦进口量已经达到了971万吨。相比之下,2019年小麦进口量只有320万吨。2021年澳大利亚是我国小麦第一大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为273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8.11%。其次是美国,进口量为27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8.01%。第三位是加拿大,进口量为25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6.16%。2021年国产小麦产量为13.6946亿吨,总消费量约为15.2亿吨,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0.64%。
1.1.3 2021年稻米进口量增加了近一倍
2021年进口量较2020年大幅增加,2021年我国稻米进口量为495万吨,而2020年只有295万吨。目前,国产稻米的产量基本上可以完全满足国内供应,2021年国内稻米产量为2.2184亿吨,总消费量为2.025亿吨。虽然国内产量可以满足国内需求量,但是进口量的大幅度提升仍值得我们注意。
1.1.4 2021大麦进口量急剧猛增
大麦主要用于饲料养殖,2021年,中国进口量1248万吨大麦,2020年大麦进口量为808万吨,而国内大麦产量仅为200万吨,国内大麦消费量为1300万吨,也就是说大麦进口量占国内总消费量的96%以上。其中,加拿大是我国大麦第一大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为356.2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5.82%;其次是乌克兰321.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5.72%。
1.1.5 2021年我国几乎买空美国高粱库存
2021年我国高粱进口量为941万吨,而2020年高粱进口量为481万吨,进口量也翻了一番。我国高粱主要进口美国,2021年美国出口至中国的高粱为654.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69.5%。美国高粱2020第四季度,也就是2021年1月31日库存为2.19亿蒲式耳,到2021年第三季度,也就是2021年10月1日只剩下0.2亿蒲式耳,我国几乎买空了美国高粱库存。第二大进口国是阿根廷,进口量为182.8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9%。第三是澳大利亚,进口量为103.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1%。而国内高粱产量为355万吨,总消费量为1090万吨,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86.33%。
1.2 油脂油料1.2.1 大豆对外依赖度高达80%以上
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653万吨,相对于2020年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来说有所下降。但是今年大豆的国内产量下降严重,只有1640万吨,远低于去年1960万吨,无法完成农业部规定的既定目标。进口大豆几乎全部用来压榨大豆油,国产大豆应用于食品加工。目前,国内一年的大豆消费量在1.18亿吨,进口量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1.8%。其中巴西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为581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60.95%,美国是第二大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为323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3.87%。国内豆油的进口量为112万,相对较少,主要原因还是进口大豆在国内压榨豆油。
1.2.2 国内油菜籽进口几乎全被加拿大占据
2021年国内进口油菜籽253万吨,而国产油菜籽的产量目前争议较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在1400万吨以上,但是市场普遍认为油菜籽产量只有500-600万吨,两者相差巨大。油菜籽消费量在889万吨,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28.45%。其中加拿大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2021年加拿大进口量达到了243.7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96%以上。
2021年进口菜籽油近200万吨。国内菜籽油产量为300万吨左右,国内菜籽油消费量为511万吨。进口菜籽油占国内总消费量将近40%。其中,加拿大仍然是国内菜籽油第一大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为90.43,占进口总量的68.11%。其次是俄罗斯,进口量为32.9,占进口总量的24.78%。
1.2.3 棕榈油全部依赖进口
国内几乎不生产棕榈油,2021年我国进口了634.55万吨。国内棕榈油消费量为630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总消费量100%。其中,99%的棕榈油来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为468万吨,占进口量将近73.8%。马来西亚是第二大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为165.5万吨,占进口量将近26.1%。
1.2.4 常见的花生进口量暴增
我国是花生第一大生产国,2021年我国花生1820万吨。2021年花生的进口量达到了110万吨,虽然较2020年137万吨有所下降。但是,近几年来进口量迅猛增加,2017年花生进口量只有23.4万吨,到2019年就暴增至135万吨。目前,进口花生主要来源于非洲苏丹、塞内加尔以及印度等国,进口花生主要用于压榨花生油。目前,国内花生油进口量也达到了30万吨。目前国内花生的消费量为1880万吨,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5.85%。
1.2.5 葵花籽油进口量十年增长近18倍
目前,葵花籽油也逐步成为国内重要的居民消费油脂。2021年我国葵花籽油进口量为218万吨,而10年前2011年葵花籽油进口量只有12.2万吨。十年间增长了近18倍。2021年国内葵花籽油的产量仅为62.7万吨,远低于进口量。国内葵花籽油的消费量为280万吨,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77.85%。其中,乌克兰是我国第一大葵花籽油进口国,2020-2021市场年度进口量为108万吨,占进口量将近64%。俄罗斯是第二大进口国,2020-2021市场年度进口量为44万吨,占进口量将近26.1%。
1.3 白砂糖及肉类
1.3.1 白砂糖进口量为国内产量的一半
2021年我国白砂糖产量约为1000万吨,进口量为565万吨。2021年国内白砂糖的消费量约为1465万吨,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38.56%。巴西是白砂糖主要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为468.8万吨,占白砂糖进口总量的82.83%。此外,原糖的主要进口国也是巴西,2021年进口量为410万吨,占原糖进口总量的82.66%。整个巴西食糖占我国食糖进口总量的82%以上。
1.3.2 美国居然是我国常吃的猪肉第二大进口国
2020-2021年我国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但是丝毫抵挡不住进口的热度。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296万吨,进口量达到了357万吨。相比之下,2019年猪肉的进口量也只有78万吨。目前国内猪肉消费量为4900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7.28%。我国猪肉主要进口国来自欧美,其中2021年西班牙进口量位居第一,进口量为96.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7.8%。其次是美国,进口量为39.7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1.15%。
1.3.3 美国也是我国禽肉第二大进口国
禽肉主要是鸡肉、鸭肉等肉类,2021年我国禽肉产量为2380万吨,进口量达到了146.28万吨,相比之下,2019年进口量也只有77.95万吨。2021年国内禽类消费量也达到了2500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总消费量的5.85%。其中巴西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国,2021年巴西进口量为65.13万吨,占进口总量44.52%。其次是美国,2021年进口量为4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0.08%。
综上所述,国内三大主粮基本上可以维持自己自足,但是油脂油料对外依存度极高,白砂糖、猪肉禽肉等进口量也在不断上涨。国内整体粮油及糖类肉类进口量不断加大。
2 中国粮油进口量现状2.1 核心粮油农产品进口集中于西方主要国家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西方最主要的国家,也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要来源国。在当前中美两国在各方面竞争加剧,中国与加拿大关系并不友好,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较为冷淡,西方主要国家与我国关系整体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有大量的核心粮油产品从西方主要国家进口。
稻米、玉米和小麦是我国三大主粮,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又是全球三大油脂。三大主粮中稻米和小麦能够自给自足,但是小麦还是少量进口,而且第一大进口国是澳大利亚,第二大进口国是美国。玉米的第一大进口国是美国。
我国豆油主要依靠进口大豆压榨,因此豆油的产量与进口大豆数量密切相关。目前,国内主要进口巴西大豆,美国是我国第二大大豆进口国。油菜籽基本上全来自加拿大,菜籽油的主要进口国也是加拿大。由于国内基本不产棕榈油,因此国内棕榈油来自东南亚国家。
此外,加拿大是我国大麦的第一大进口国,美国还是我国高粱的第一大进口国。同时,美国还是我国猪肉和禽肉的第二大进口国。
2.2 进口集中于少部分国家
目前,国内大宗农产品进口集中于少部分国家。以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以及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还有欧洲的乌克兰这些国家为主。进口过于集中,一旦进口国出现战争、减产、出口限制,如当前的乌克兰战争导致港口破坏,领海封锁,巴西大豆遭遇干旱天气减产,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限制等,粮油价格飙升,我国的粮油供应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2.3 海运运输距离较远
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国距离中国较远,且农产品大都以海运运输。一旦发生国内粮油农产品紧缺,部分农产品无法得到有效供应。目前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运大豆到中国航程将近10013海里,走巴拿马运河,需要52天。从巴西运大豆到中国航程11087海里,走巴拿马运河,需要60天。从澳大利亚运小麦到中国海运距离大约3600海里,海运时间为15-20天左右。从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到中国广州航程971海里,需要8-12天左右的时间。从乌克兰敖德萨运玉米到中国广州航程7678海里,走苏伊士运河,需要28天左右的时间。
3 当前我国粮油进口主要安全威胁3.1 中国沿海冲突威胁不断加剧
中国沿海从南到北矛盾冲突不断加剧,南海地区我国与东南亚岛屿领海争端,台海地区台独分裂势力不断兴风作浪,东海地区中日钓鱼岛争端以及东海油气资源争端,甚至是黄海地区中韩苏岩礁争端以及黄海划界争端,新当选的韩国下一任总统总体上对华并不友好。美国推动南海自由航行,澳大利亚甚至想要出兵保护台湾,整个中国沿海地区安全威胁日益严重。而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主要依靠海运,一旦沿海爆发冲突,商船将无法有效进入国内沿海,甚至可能会遭遇攻击,严重威胁国内粮油供应保障安全。
3.2除口粮及部分粮食外,其他大宗农产品定价权在国外
美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油生产大国,全球粮油的定价权也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国内只有口粮水稻和小麦的价格基本上可以不受国际市场干扰。而玉米和食糖目前受到国际影响较大,而油脂油料的定价权完全被国外控制。国外控制全球大部分粮油定价权,导致国内粮油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影响,一旦部分国内农产品出现供应紧缺,国家将大量采购国外农产品,国际农产品价格会迅速上涨,进而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上涨,同时也会导致国内将会花费更多的资金购买海外农产品。2020年起大豆价格不断上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9年国内大豆库存下降,国内大量进口海外大豆,大豆价格一路上涨,一直持续至今。
3.3 国内粮油进口加工企业被国外企业控制严重
当前,国内大量粮油企业受到海外粮商控制。全球四大粮商均在中国设立分公司。美国四大粮商之一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共同成立的益海(中国)集团。在成立之初,就迅速控制国内40多家粮油生产企业。目前,益海(中国)集团生产工厂在全国26个省份均有分布,生产加工车间多达300个。目前以成为我国最大的食用油脂加工企业,旗下“金龙鱼”、“胡姬花”都是国人熟知的品牌。此外,目前还在不断进军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生产加工行业,香满园就是旗下的小麦面粉产品。益海(中国)集团目前净利润超过50亿元,占据中国粮油市场主导地位。
4 2022年全球粮油价格高企,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将会增加
2022年3月9日乌克兰宣布暂停出口小麦,国际小麦的供应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为乌克兰是全球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也是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国,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沿海封锁,港口设施破获,造成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全球小麦和玉米的供应紧张。此外,俄罗斯作为全球小麦第一大出口国,农产品也受到西方制裁,预计今年出口量也会下降,进一步加剧全球主要粮食供应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也将强化小麦和玉米的出口地位,提高美麦和玉米的市场价格,并且利用国际炒作,强化美国主要粮食农产品在全球价格的控制权,为国内粮食集团赚取更多利益。预计整个2022年国际粮食价格将维持高位。
受到俄乌冲突,全球原油价格上涨,带动国际油脂油料价格也出现上涨。加上目前南美大豆受到拉尼娜现象导致干旱出现减产。加拿大因2021年夏季干旱导致油菜籽和菜籽油减产。东南亚马来西亚因疫情导致劳工无法进入采收棕榈果,引发棕榈油产量下滑,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限制。葵花籽油作为第四大油脂受到俄乌冲突出口量大幅度减少。2022年全球油脂整体供应环境偏紧,油脂将会维持高位。
目前,国内只有水稻和小麦能够自给自足,不受全球价格行情影响。但是国内玉米和油脂油料的期货价格已经出现上涨,国内油脂的压榨利润在减少,进口价格在上涨,因此今年国内粮油的进口金额仍将会增加。
5 加强粮油供应保障分析5.1 加强农产品套作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国内土地耕地有限,主要耕地应用于粮食和瓜果蔬菜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过程中,可以大力发展间作和套作模式增加其他农产品供应量。比如,目前正在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就是在保证玉米的产量基本不变,增加大豆的产量。此外,国內利用冬季闲田种植冬油菜,有力的缓解了我国油菜籽供应短缺所造成的影响。
5.2 积极开发陆路邻国的粮油供应
目前,国内粮油进口国过于集中且大部分是海上远距离运输,因此开发陆路邻国农产品进口是有利于增强国内粮油供应保障。像我国北部的俄罗斯,有大量的荒地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还有哈萨克斯坦、蒙古国,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我们可以尝试组组建海外农业投资开发公司,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对周边陆路邻国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既可以提高保障国内粮油供应,又可以让邻国增加农产品出口收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放开俄罗斯小麦进口,俄罗斯还有葵花籽油、菜籽油、豆油等依然可以大量进口。我国也可以积极开发俄罗斯土地种植葵花籽、油菜籽、小麦、玉米以及甜菜等种植,以加强国内粮油和食糖供应。此外,哈萨克斯坦也是重要的葵花籽 、小麦、玉米、甜菜生产地区。蒙古国也是重要的葵花籽和油菜籽和甜菜的生产国。东南亚的老挝也与我国相连,积极推动老挝稻米、甘蔗、棕榈树的种植,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大米、食糖和棕榈油的供应保障能力。
5.3国内油脂发展潜力在花生油和葵花籽油
我国是花生第一大种植国家,花生具有高油脂高蛋白的特性,花生的含油率远高于大豆。在当前大豆大量进口的前提下,国内积极推动高油酸花生种植,增加花生油市场消费能力,降低花生油的价格,有利于推动花生油的发展,并且降低我国粮油进口依赖度。
目前,我国葵花籽广泛种植于内蒙古、新疆、东北西部地区、河北陕西山西北部地区,也就是说国内北方地区非常适宜种植葵花籽,更重要的是葵花籽种植土地相对贫瘠,不适应种植粮食作物,因此葵花籽种植区域不影响粮食生产,还可以开发荒地,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因此,加快葵花籽种植,提高国内葵花籽油产量,有利于减少当前油脂对外依赖度,提升粮油供应保障。
5.4 积极推动米糠油和玉米油的发展
我国是稻米和玉米的重要生产国,稻米加工后的米糠以及玉米加工后玉米胚芽也可以压榨油脂,由于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大米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每年加工后有大量米糠和玉米胚芽剩下,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则可以增加我国国产油脂供应,提高我国粮油保障能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油脂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5.5重视林下经济,推动我国林下家禽养殖
我国禽肉仍需要大量进口,在这一背景下,提高我国家禽养殖必然会带来部分耕地减少。但是我国森林面积达到了2.2亿公顷,相当于33亿亩。而国内耕地面积只有18亿亩。由于林地绝大部分没有办法种植粮油作物,但是国有林场外围的林区,林木植被较为疏松,可以发展养殖家禽和种植菌菇等。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林场的收入,缓解三林问题。最重要的是全国国有林场即便是外围林区少部分的林地就可以养殖大量的家禽,从而可以大量减少家禽的进口量。也会释放一部分土地用于耕种粮食。
5.6 增强粮油储备机制
在目前全球粮油供应紧张,粮油价格大幅上涨到前提下,国内有必要继续加大粮油、食糖、肉类以及饲料蛋白和棉花等日常居民必须品和战略物资的储备工作,以防止国外突发事件对国内粮油供应保障和食品价格的影响。
5.7加强粮油节约
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较快,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粮油食品浪费。在粮油进口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有必要积极推广粮油节约,以及粮油的回收处理。就如同目前将剩菜剩饭回收后,可以喂猪吃,这样就有效的减少豆粕等饲料需求。而豆粕又是大豆压榨的重要产品,豆粕需求的减少,以及目前正在积极推广的饲用豆粕的减量替代,即低蛋白日粮技术,可以减少3000万吨大豆进口需求,也是减少油脂油料对外依赖度的重要举措。
江苏江阴市开展农机安全检验,护航春耕备耕
财政部: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200亿元补贴 缓解种粮增支影响
确保全省蔬菜生产稳定市场有效供应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多路段受大雾及冰雪路面影响封闭
战疫情 保供应 布瑞克助力“莱西农业云”紧急上线数据“填报”、“产销对接”功能,以大数据的力量护航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