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为何在稻田里投“乒乓球”

四川农村日报2022-05-19 11:23:27

5月12日一早,在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报恩村的一片稻田,无人机飞手正操纵着无人机从稻田上空掠过,不时投下一个个貌似乒乓球的黄色小球,小球迅速在秧田中漂动。

无人机怎么不务正业?既不为农田施肥、喷药,也不为水稻赶花授粉,偏偏往秧田中投掷“乒乓球”!

球里附着赤眼蜂卵

记者拿起一个“乒乓球”一看,方才发现秘密:它的一半球面有若干网眼,两个合二为一的球体用手轻轻即可打开,里边置有一张方寸大小的纸卡片,纸卡片上竟附着有密密麻麻、极其微小的赤眼蜂卵。

大名鼎鼎的赤眼蜂,顾名思义是红眼睛的蜂,属于膜翅目赤眼蜂科的一种寄生性昆虫。赤眼蜂的成虫体长 0.5毫米~1 毫米,黄色或黄褐色。它靠触角上的嗅觉器官寻找寄主。先用触角点触寄主,徘徊片刻爬到其上,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向寄主体内探钻,把卵产在其中。

赤眼蜂的寄主多是危害农田的害虫,它是农田害虫的天敌!在玉米田,赤眼蜂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在水稻田,可寄生在二化螟(俗称钻心虫)的虫卵。

今年,东坡区农业农村局为促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探索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政府采购第三方服务,自5月5日起在该区太和镇、松江镇、永寿镇的稻田整建制实施植保无人机投放赤眼蜂统防统治水稻螟虫,实施面积将达6万亩以上。

专职测报员精准植保

“为此,我们有专职测报员,每天在稻田观察杀虫灯诱杀的螟虫数量来确定何时是稻田螟虫的爆发期,确保在爆发期前夕把赤眼蜂投放到稻田。”眉山市东坡区植保服务中心主任赵晓英说,“通过人为增加赤眼蜂田间密度,让赤眼蜂寄生在螟虫卵上,将螟虫卵营养吸收从而杀死螟虫,减少螟虫后代数量,持续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水稻螟虫的危害,从源头上防治害虫,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对降低农药使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安全生产和提高水稻产量起到良好的作用。”

东坡区针对区域内地势平坦、流转面积大的特点,采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大大节省了人工,“乒乓球”投入到稻田,可漂浮在水面,只需两三天时间,赤眼蜂即可孵化出来并钻出球上的小孔,寻找螟虫产卵寄生,而空空的球体则可降解在水里。

无人机飞手李建说,此前他曾在宜宾进行过植保服务,当时是在秧苗上人工悬挂附有赤眼蜂卵的纸质卡片,1亩两张卡、1万枚卵就足够了,因为赤眼蜂孵化出来还要进一步繁殖。“用无人机投放,5-8秒就可投放一个小球,投得比较均匀,也很省事”。

“今年是我们首次在稻田探索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因而同步进行了农民自防、不防、无人机统防的试验。”赵晓英说,“目前,我们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已实施了2万亩。”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牛姣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