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15:16
“自从村上开始搞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荒地变成了菜地,还建设了文化走廊、村史馆,家门口焕然一新。以前家门口是一块废弃的荒地,既浪费了资源,也影响美观,如今建成美丽菜园,绿化美化做好了,健身器材增加了,家家户户都愿意来这儿聊天、散步、跳舞。”10月16日上午,垛田街道戴家村的村民小樊在接受采访时,一脸的高兴。
今年以来,戴家村积极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该村通过统一规划,使得房前屋后、犄角旮旯的一块块零星空地,“变身”为具有乡土气息的“美丽菜园”,不仅有效解决了房前屋后菜园种植杂乱、环境不整洁等问题,还解决了村民的日常所需。美丽菜园虽然“小”,内涵却很丰富,既用好了村民房前屋后的一亩三分空闲地,又因种植的品种多、循环快,改善了群众的膳食结构,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一举多得。“在后期建设过程中,我们村进一步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整合资源、延伸内涵,强化标杆示范带动,推进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戴家村党总支书记毛小松表示。
和戴家村一样,今年以来,该街道王横村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积极推进“美丽菜园”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又增加了村民庭院经济,从而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王横村党总支书记王一俊告诉记者,为了积极推进“美丽菜园”建设,该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到小菜园的建设中来。设立帮扶工作点,组建村帮扶工作队,研究小菜园的种植销售方案。再次,该村拓宽销售渠道,联系在村企业食堂、超市及电商帮助销售。“今后,只有帮助村民不断提高‘美丽菜园’的种植水平,实现持续增收,就能做好小庭院、大经济的文章,就一定会使庭院真正成为村民的‘聚宝盆’。”王一俊表示。
提起“美丽菜园”建设,垛田街道平家自然村的村民无不对村委会一班人竖起了大拇指,因为村干部们因地制宜,将一条废弃几十年的臭水沟打造成了“美丽菜园”。记者了解到,该臭水沟位于该村村北头,村民们长年累月向沟里倾倒生活、建筑垃圾,河岸两侧乱堆乱放,致使该河道杂草丛生、蚊蝇乱飞、污水横流,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黑臭河沟,不但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也污染了环境。这一次,村里在环境整治活动中结合“美丽菜园”建设,对该臭河沟进行了填埋整治,将这里打造成了停车场和“美丽菜园”。同时为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村委会将建成后的小菜园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小菜园,包保给周边村民种植蔬菜。“这个举措不但解决了多年来的环境积存问题,提升了村庄环境,同时也使我们周边村民得到了实惠,臭水沟变成了‘菜园子’。”提起这个“美丽菜园”,住在附近的村民老平赞不绝口。
“今年春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专题部署,专门成立了‘美丽菜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街道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开展创建‘美丽菜园’行动。”垛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杰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各村聚焦美丽菜园打造、重点部位“脏、乱、差”治理、河面水草堆积等,迅速开展整治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河长、林长责任制度,完善道路保洁、垃圾清运以及河道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利用农户房前屋后和农房整治后的闲置地块,拆除残垣断壁、茅厕猪圈、乱搭乱建,精心打造具有村庄特色、多样果蔬交织的“美丽菜园”,不断提升乡村品质,目前全街道已建成658个千姿百态的小菜园,建成面积达17500平方米。“下一步,我们将压实属地责任、加大整治力度,在人居环境问题上做到村村过堂、步步推进、面面俱到,以量的合理积累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努力使‘美丽菜园’在垛田街道村村‘全覆盖’。”
通讯员:金蕾 顾满维
记者:冯兆宽
法治湖南基层行|积极探索多元解纷 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专访龙...
北京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社区—— 居住更舒适 生活更美好(二十...
“种树卖空气”帮助中国西南山区“美丽生态”变“美丽经济”
二十大时光|这十年的喜人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来自基层蹲点现场...
【走基层看产业】卿头镇5万亩克伦生晚熟葡萄喜迎丰收
贵州纳雍:激发基层人才活力 助推乡村振兴
山东单县南城街道:凝聚群众力量,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非凡十年看优势丨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