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融媒 2022-11-01 16:09
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美誉的嘉峪关,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近年来,嘉峪关市把长城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内多个文旅融合项目正依托长城的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精神内涵蓬勃发展。毛富摄
兰州市做足黄河文章,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品牌,着力将黄河兰州段建成集生态绿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于一体的精品工程。梁国安摄
游客在高台县南华镇南岔村体验乡村游。该县通过文旅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彩虹村庄”。赵琳摄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工人在腾格里沙漠边缘打草方格压沙。甘肃省大力弘扬“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奋斗精神,2012年至2021年,全省累计完成植树造林4321.21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015万亩。张文灿摄
莫高窟第148窟数字化采集工作现场。敦煌研究院在国内率先进行文物数字化的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壁画彩塑数字化技术,制定了14项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与规范。丁小胜摄
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甘肃省持续加强祁连山全域保护和系统修复,依托现代科技建设“智慧祁连”,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生态治理走上正规化信息化轨道。王超摄
俯瞰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新貌。元古堆村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光伏发电等产业实现脱贫摘帽,日子越过越红火。王涛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甘肃,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提出“五个方面”工作要求,嘱托广大干部群众“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牢记殷殷嘱托,引领陇原巨变。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甘肃如期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2021年,甘肃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经济发展总体走上了良性循环可持续的轨道。
践行“两山”理念,绘就生态画卷。十年来,甘肃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0.2%,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5.9%,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如今的甘肃,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融入“一带一路”,把握最大机遇。2014年以来,甘肃发运国际货运班列2000多列,新时代的“钢铁驼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今年前8个月,甘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达204.7亿元,同比增长27.8%,占甘肃外贸总值的48.6%。
旗帜指引航向,梦想照亮未来。站在新起点,陇原儿女正以昂扬劲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甘肃篇章。
来源:经济日报
时习之|习近平等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乡村振兴】我们的幸福生活:点滴小事话变化 农家院里的“微幸...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
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
多国政党政要持续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鹤壁这十年”看文广旅丨文旅融合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安徽濉溪县百善镇:夯实产业基础 农文旅融合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文旅交融绘就发展新画卷——碌曲县文化旅游发展成就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