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0 18:05:42
茂名市“两轴—两个圈层”空间结构
茂名建市60多年来,一直在谋求新的城市发展路径,重心先后从河西转向河东,再跨过茂名大道,向东向南靠海发展,形成了现在“北中南东”四个城市组团的格局。近年来,在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大方向引领下,茂名的城市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四个城市组团的建设,实现了城市扩容提质,建成区面积达到建市初期的36倍多。茂名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茂名城镇化率偏低,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辐射带动力不强的问题也同步凸显,茂名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瓶颈的问题,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已经成为茂名市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为解决这个难题,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两轴—两个圈层”的“拥江向海”发展思路,通过构建精明紧凑型城市,缝合组团发展的空间割裂,实现协同合作、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茂名大道成茂名南北中央发展轴。
“两轴”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其中,南北以茂名大道、茂高快线及207国道为大动脉,南起电白城区、北至信宜市形成中央发展轴;东西以滨海旅游公路为大动脉,东起滨海新区、西至临空经济区,形成全新的滨海发展轴。 “两个圈层”以高铁新城为枢纽,依靠枢纽聚要素、强功能,提高中心城区城市首位度,增强辐射带动力,融合城市“北、中、南”三个组团构建第一圈层,周边30公里范围内电白、高州、化州、滨海新区一体化发展构建第二圈层的空间布局。推动城市“沿”小东江拓展延伸转向“拥”袂花江精明紧凑布局,由“靠”着支流发展转向“顺”着干流建设,从“小东江时代”跨入“袂花江时代”。
规划通过对外部发展背景、茂名现状特征、茂名发展历程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茂名市城市发展方向建议。
坚定不移推动城市向东向南靠海发展,加快建设精明紧凑城市,以高铁新城作为“枢纽”实现茂名向南向海发展的中心和接续点,高铁新城向北发展融合北组团,通过以茂名大道为轴带,连接北部老城区与南部新城区,提升中心城区人口集聚能力,同时强化各个组团间的分工与协作,市(县)区联动,构建市域一体化协作发展、市区融合发展新模式。 茂名市两区三市四平台严格遵循“城市定位→功能分区→产业集聚→项目建设”发展逻辑,推动滨海新区、高新区、水东湾新城、临空经济区“四大发展平台”向海而兴;激活老城、振兴县域,突出县城的地位和作用,茂南、电白、高州、化州、“高铁+共青河”新城“五城联动”促进圈层一体化协同发展。 全市统筹布局“3+3+3+N”产业空间落位,协作发展,构建茂名市有竞争力、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升石油化工、现代农业、建筑业三大千亿级传统产业,壮大港口物流、文化旅游、南药健康三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电子、装备制造、矿产加工等先进制造业,持续引进主导产业中下游配套产业,建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圈层内,为加强中组团核心地位,强化中心城区产业基础,中组团新增产业空间,结合茂名市产业转移主平台建设工作,谋划主导产业以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为主的中部产业园,支撑第一圈层人口集聚。 第二圈层内,尽力支持现有非石化产业园区发展,部分发展受阻的园区建议进行搬迁改造,缓解中心城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佳,拉动就业人口能力不足,产业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规划致力建设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加快构建第一圈层内“一环八纵十横”、第一二圈层间“一环八射”交通网络。还规划建设高铁新城连接高州城区、化州城区各2条市政道路,加快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抓紧建设水东湾连接湛江吴川机场的快速通道。 通过规划战略的实施,茂名市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茂名大道建成引领时代风尚、绿色发展的第一大道,传承好心文化、古今辉映的文化长廊;将滨海旅游公路建成展现海天一色之美、海洋风情浓郁的海景大道,敞开滨海公共空间、拥抱八方来客的城市客厅,串联茂名最优资源、汇聚高端要素的产业集聚带。力争通过10年左右时间,着力将第一圈层打造成城市主引擎、第二圈层打造成城市新引擎。
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丨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新...
权威访谈“强信心抓落实”丨扩大有效需求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
庄悦群:以重点工作突破加速“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成型成势
古镇如何更好发展?听听大咖怎么说
迷倒《狂飙》中高启强的新会陈皮,究竟有什么来头?
春节期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情况如何?春...
解码化橘红②从宫廷贡品到抗疫良药,什么是道地的化橘红?
解码化橘红①连续五次列入国家新冠诊疗方案,化橘红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