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2023-02-23 14:52:00
天祝县始终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作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推行“党建+三治”融合模式,突出民生发展导向,聚焦农民主体地位,加强基层民主协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引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画出乡村治理最大“同心圆”。
在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村民们正在村文化广场、绿化带捡拾垃圾和烟头,然后将捡拾到的烟头拿到生态超市兑换积分,换取生活用品。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村民 王浩志:大家见到烟头就会主动捡拾,然后兑换成积分到超市换些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用品。同时,还把环境卫生也搞好了。
抓喜秀龙镇坚持“党委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原则,提出“一条主线”抓队伍,治理乡村活力美;“一个抓手”育产业,治理乡村富裕美;“一个超市”靓环境,治理乡村生态美;“一套机制”管新村,治理乡村宜居美;“一碗烩菜”办丧事,治理乡村乡风美;“一套站所”提服务,治理乡村文明美的“六个一”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六美”抓喜秀龙,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治理水平。
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党支部书记 陈武堂:结合镇上提出的“六个一”乡村治理模式,村上主要就是抓队伍,增强乡村治理的活力。抓产业,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养殖业等富民产业。再一个就是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这样我们在移风易俗上提升了很多。绿化也有人管有人护有人种,共同把我们的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
炭窑沟村发生的喜人变化只是天祝县加强基层治理,推进“党建+三治”融合模式的一个鲜活实例。为提高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天祝县以“党建+自治”,激发乡村自治活力,加快构建自治体系,形成了乡村“三委治村、六会理事、两级自治”的“362”自治体系。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实施“收集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结果”六步议事法,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网格化+十户联防”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天祝县炭山岭镇金沙村村民 徐秀邦:村里修了小游园,我们老人和孩子都有了休闲的地方,村上有啥事也在这里商量解决。现在,邻里关系也很好,生活愉快,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为促进乡村平安幸福,天祝县坚持“党建+法治”,夯实乡村法治基础,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宗教场所、进学校等活动,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充分发挥普法工作合力,培养法律明白人8640名,推动形成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框架。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建立了176个法律顾问微信群,积极在线上线下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法律宣传等服务,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工作格局。同时,为实现乡村和美,天祝县坚持“党建+德治”,铸牢乡村德治意识,强化理论武装,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县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215个。积极推广道德储蓄所等16种基层治理新模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了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天祝县大红沟镇红沟寺村村民 张永新:通过道德红黑榜评比以后,我们村上环境卫生确实治理的不错,邻里的关系也好了,一些不好的风气也没有了。
全媒体记者:苏智成 张大榕
农村防疫彰显乡村治理真功夫
文化“两创”厚植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底蕴
治理“天价彩礼”须多措并举
镇宁马厂镇:“三驾马车”助力基层党建 为乡村振兴助力增彩
中央一号文件大家谈 | 王征兵:让“土特产”带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绘画卷!龙山的这些乡镇和村寨“亮”了~
让乡村“土货”搭上电商“快车”
高新技术赋能智慧农业 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临夏市提升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