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局势对国内粮油的影响|玉米数据

布瑞克2022-03-04 10:01:57

一、 俄罗斯及乌克兰粮油全球地位1.1 俄罗斯及乌克兰主要粮油作物及占比

根据2021年俄罗斯农作物的产量占比来看,主要粮油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和豆类等;根据乌克兰农作物的产量占比来看,主要粮油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及油籽(包括葵花籽和菜籽)等。

全球小麦年产量在7.5-8.0亿吨,小麦主产国为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地区、俄罗斯、乌克兰。从小麦来看,2021年俄罗斯小麦产量为8199万吨,占全球小麦总产量的10.56%,乌克兰产量2903万吨,占全球比重为3.74%。

全球大麦年产量在1.3-1.6亿吨,大麦主产国为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从大麦来看,2021年,俄罗斯大麦产量为1750万吨,占全球大麦总产量比重为12%;乌克兰大麦产量为1020万吨,占全球大麦总产量比重为7%。

全球玉米年产量在10-12亿吨,玉米主产国为美国、中国、巴西、乌克兰、墨西哥、欧盟及俄罗斯等。从玉米来看,2021年,俄罗斯玉米产量1487万吨,占全球玉米总产量的比重为1.26%;乌克兰玉米产量为3857万吨,占全球玉米总产量比重为3.26%。

全球葵花籽年产量在0.4-0.6亿吨,葵花籽主产国为俄罗斯、乌克兰等。从葵花籽来看,2021年乌克兰葵花籽产量为1638.2万吨,占全球葵花籽总产量比重为28.59%;俄罗斯葵花籽产量预计为15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比重为27.05%。全球葵花籽油年产量在0.18-0.22亿吨。从葵花籽油来看,2021年乌克兰葵花籽油产量为584.4万吨,占全球葵花籽油总产量比重为26.48%;俄罗斯葵花籽油产量预计为728.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比重为33.03%。

全球菜籽年产量在0.6-0.7亿吨,菜籽主产国为欧盟、中国、加拿大、印度等。从菜籽来看,2021年俄罗斯菜籽产量为280万吨,占全球菜籽总产量比重为3.96%;乌克兰菜籽产量为30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比重为4.32%。从菜籽油来看,2021年俄罗斯菜籽油产量为85.1万吨,占全球菜籽油总产量比重为3.00%;乌克兰菜籽油产量为16.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比重为0.58%。

俄罗斯、乌克兰所在黑海沿线是全球重要玉米、小麦、大麦、葵花籽(葵油)、菜籽(菜油)主要产区,且该地区农产品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地区,出口主要依赖黑海-地中海海路运输,战争可能导致该地区海路封锁,影响农产品出口。

1.2 俄罗斯及乌克兰粮食及油料出口地位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小麦、大麦贸易中有着重要影响。2021年,两者在这两个品种上的出口量总计占全球比例均超过30%。在玉米方面,乌克兰是全球第四大出口国,而俄罗斯体量并不大。大豆仍是美洲的天下,俄乌两国的出口占比不足2%。俄罗斯及乌克兰大豆产量虽小,但其均是全球重要的葵花籽及菜籽的产区,其中葵花籽合计出口量更是占到全球总出口量的八成。

从小麦来看,2021年俄罗斯小麦出口量为4249万吨,占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的比重为21.99%;乌克兰小麦出口总量为2037万吨,占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的比重为10.54%。

从大麦来看,2021年俄罗斯大麦出口量为450万吨,占全球大麦出口总量的比重为13.15%;乌克兰大麦出口总量为600万吨,占全球大麦出口总量的比重为17.53%。

从玉米来看,2021年俄罗斯玉米出口量为527万吨,占全球玉米出口总量的比重为2.81%;乌克兰玉米出口总量为3161万吨,占全球玉米出口总量的比重为16.85%。

从葵花籽来看,2021年俄罗斯葵花籽出口量为90万吨,占全球葵花籽出口总量的比重为23.56%;乌克兰葵花籽出口总量为35万吨,占全球葵花籽出口总量的比重为9.16%。从葵花籽油来看,2021年俄罗斯葵花籽油出口量为380万吨,占全球葵花籽出口总量的比重为28.47%;乌克兰葵花籽出口总量为665万吨,占全球葵花籽出口总量的比重为49.82%。

从菜籽来看,2021年俄罗斯菜籽出口量为45万吨,占全球菜籽出口总量的比重为3.34%;乌克兰菜籽出口总量为270万吨,占全球菜籽出口总量的比重为20.04%。

二、 中国粮食及油料供需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产2.0%。其中,夏粮产量14596万吨,增产2.2%;秋粮产量50888万吨,增产1.9%。全年谷物产量63276万吨,比上年增产2.6%。其中,稻谷产量21284万吨,增产0.5%;小麦产量13695万吨,增产2.0%;玉米产量27255万吨,增产4.6%。

我国基础口粮完全满足国内消费,并有所盈余;而主要饲料谷物和油料存在一定缺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进口16453.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大豆进口9651.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8.6%。相较2020年的10031.5万吨减少3.8%,食用植物油进口1039.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6.3%。相较2020年的1079万吨减少3.7%。

我国油料进口主要满足国内植物油及饲料蛋白需求。按照植物油和油料进口折算植物油产量,我国油脂整体对外依存度达到80%,植物蛋白对外依存超过6成。饲料谷物依赖度相对较小,正常情况是每年进口一定高粱、大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2016年至2019年玉米种植供给侧改革及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补贴引发深加工产能暴增,饲料需求增加,玉米连续五年供不足需,库存持续下降(其中玉米临储库存直接从2016年中超过2.5亿吨下降至2020年末400万吨左右)。

2016年至今临储玉米历史拍卖及库存结转

玉米库存偏紧,价格飙升,其他谷物开始陆续替代玉米。2020年4季度到2021年大量储备陈化小麦在饲料加工方面替代玉米,加上市场主体从农户处收购小麦,总替代量在5000万吨左右;陈化水稻也在饲料和深加工方面替代玉米。除此之外,企业还大量进口大麦、高粱甚至碎米用于替代玉米,另外国家也大量进口玉米以满足国内需求。

在经历了其他谷物大替代后,国内玉米价格于2020/21年度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随后秋粮收获期,华北地区持续降雨,市场担心玉米产量增幅下调,且玉米收获延后,影响2021年冬小麦播种进度,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小麦产量担忧。小麦大量替代库存下降,而2021年小麦收获天气多阴雨,影响小麦质量;叠加2021年冬麦播种延后,最终引发国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

小麦、水稻定价权在国内,国内完全能保证小麦和水稻的需求,并有所盈余。国家储备的小麦、水稻也从侧面表明国内两大口粮的供应盈余,小麦和玉米进口只是作为国内供应补贴,小麦进口满足国内高筋和超低筋到面粉需求,大米进口主要补充南方低端和全国高端大米需求。当然部分年份饲料玉米供应偏紧,会刺激小麦和水稻进口增加,以满足国内饲料需求。玉米定价权虽然在国内,但部分年份容易出现缺口,目前玉米供需是紧平衡,部分年份需要进口一定玉米或者其他杂粮补充供应,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中国大量进口玉米,直接导致国际上玉米价格出现翻倍上涨,引发粮食危机担忧。

国内2021年粮食进口量飙升,主要因素在于玉米前期过度去库存,叠加深加工产能大释放,而2020年过高猪价,引发生猪养殖饲料“浪费性需求”且这种“浪费性”需求延伸到2021年三季度。总的来说2021年粮食(谷物)进口大增,更多只是为了满足国内玉米需求,修正玉米供需缺口。

而从饲料蛋白及油脂方面来看,我国对外依存度高;且全球大豆定价在美国,棕榈油定价在美国及马来西亚,国内饲料蛋白及油脂价格以跟随国际市场为主,国内对饲料蛋白及油脂影响只是通过需求强化上涨和下跌。

三、 中国粮食及油料进口情况

我国小麦、玉米、水稻/大米(下简称大米)进口均实施配额制度。2020年之前,小麦、玉米、大米进口均为超过配额量。小麦每年配额963.6万吨,玉米每年配额720万吨,大米每年532万吨,配额主要分配国有企业,其他实体企业也可获得一定配额。

2021年中国进口小麦977万吨,其中971.86万吨为其他硬粒小麦和其他小及混合麦。正常年份我国小麦主要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进口,其他国家进口量较小。

2000年至2021年中国小麦进口量及来源变化

2021年我国进口971.86万吨小麦。其中美国272.65万吨,占比28.05%;加拿大进口253.99万吨,占比26.13%;澳大利亚273.47万吨,占比28.13%;法国70.27%,占比7.23%;俄罗斯4.88万吨,占比0.50%;其他国家及地区进口96.6万吨,占比9.94%。

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2835万吨。其中美国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达到1983万吨,占比69.94%;从乌克兰进口824万吨,占比29.05%。

2012年至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及来源

2021年我国大米进口495万吨,主要从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进口,进口增加主要因为进口用于饲料碎米需求增加。

2007年至2021年我国大米及稻谷年进口量

高粱、大麦进口无配额制度,且营养跟玉米相近、毒素较低,可用于大量替代玉米。2012-2015年国内玉米价格高企,大麦、高粱进口爆发性增加。2016年-2019年国内玉米价格低位,大麦、高粱进口减少。

2013年至2021年高粱及大麦进口量

我国高粱主要从美国、阿根廷、乌克兰进口。美国一年高粱产量在700万吨左右,2021年高粱进口未能打破2015年进口量,主因是国际上无法供应。2021年我国大麦进口量飙升至1284万吨,高于2015年1073万吨。大麦每年大概有200万吨用于啤酒,其他主要用于饲料。

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9653万吨。大豆进口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阿根廷,2021年国内进口大豆60.2%来自巴西,33.5%来自美国,3.9%来自阿根廷。植物油及其他油料进口品种比较多,棕榈油主要从马来西亚、印尼进口;花生油、豆油主要从阿根廷进口;菜籽及菜油主要从加拿大和乌克兰进口;葵花籽及葵花油和玉米油主要从乌克兰进口。

2010年至2021年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

四、 俄乌战争对国内粮油的影响

综合来看,俄乌冲突局势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粮油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粮食谷物方面,虽有前期储备陈化粮在饲料加工方面大量替代玉米,但2021年国内玉米仍处于较重的紧平衡状态。2021年我国玉米从乌克兰进口824万吨,占比达29.05%。目前,乌克兰已暂停其港口的商业航运,考虑到出口窗口期(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是乌克兰的玉米集中出口期),俄乌冲突或导致进口玉米成本抬升,进而对国内玉米价格造成一定影响。而从小麦来看,国内小麦供给有所保证,当前国内小麦价格的快速上涨,除了俄乌局势扰动市场情绪外,又叠加当前集中复工复产导致下游面粉需求增加。后续随着国家政策调控、市场情绪降温及进口小麦陆续入市,小麦价格势必重回供需基本面主导。

从稻谷来看,俄乌战事对稻米市场影响不大,国内稻米市场仍平稳运行。但间接影响不可忽视:首先,原油价格大涨带动农药、化肥及农资价格继续上涨,一定程度增加后期水稻种植成本;其次,短期小麦、玉米价格走高,或带动稻谷替代需求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短期稻米市场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在油脂油料方面,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葵花籽(葵油)、菜籽(菜油)供给产区。植物油方面我国没有定价权,虽然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政府储备100万吨植物油可供调控,但及时调控也只是影响阶段性。葵花籽油是全球第四大植物油,在全球植物油供需比较紧张的背景下,俄乌冲突的加剧势必影响葵花籽(葵油)和菜籽(菜油)的出口,影响全球植物油的供应,进而抬升整个国际植物油的价格区间,并通过直接贸易受阻逻辑及成本传导支撑国内植物油价格走强。

俄乌局势有所胶着,全球市场对各类资源品紧缺的预期逐渐升温,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攀升,上游各类能源以及金属等原料供应持续偏紧,商品价格或持续偏强。若俄乌冲突持续恶化,预计全球供应链和通胀的风险将不断加大,国内短期面临着输入性通胀的压力,预计国内3月CPI指数或有所提升。

本文基于布瑞克咨询研究团队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布瑞克咨询承诺在作者知情的范围内,作者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的产品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