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机械化育插秧配套技术及作业质量规范

农机网整理发布2022-05-10 09:58:46

目前我国三大主粮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总体较高,但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南方稻区水稻机械化种植仍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进水稻机械化发展进程,并推行实施了多项机械育插秧技术相关标准,以下为具体内容:

《DB51/T 870-2019 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技术规程》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由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起草,于2019年8月22日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栽培的育秧、栽插、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农艺操作技术规程。适用于四川稻作区水稻的机插栽培。

育秧技术——

秧块和秧苗:秧块长(580±1)mm、宽(280±1)mm、土层厚 2.0 cm~2.5 cm。秧块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秧苗均匀,成苗 1.5~2.0 株/cm2。根系盘结牢固,带土厚薄一致,形如毯状。叶龄 3~5 叶,苗高 12 cm~20 cm,茎基宽度 0.15 cm 以上。叶挺色绿,单株白根 6 条以上。

育秧方式:采用营养土育秧或泥浆育秧,选用标准的硬(软)盘培育秧苗。营养土育秧采用旱育秧床或湿润秧床。

本田栽插——

整田:整田后全田高低差不宜超过5 cm,无杂草杂物,无浮渣等,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为防止壅泥, 水田整平后需沉实,沙质土沉实1 d左右,壤土沉实1 d~2 d,粘土沉实2 d~3 d。栽插时水层深度为1 cm~3 cm。

移栽:根据田块大小和类型选择适宜操作的插秧机机型。栽插密度即每公顷穴数为15.0×104~19.5×104, 每穴抓秧量为3~4苗。栽插时严防漂秧、伤秧、重插、漏插,漏插率控制在5%以内,连续缺穴3穴以上时,及时人工补插。

本田管理——

水分:栽后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分蘖期应浅水勤灌。茎蘖数达目标穗数的80 %时自然断水落干晒田,反复多次晒田至田中裂小口。肥力足,长势旺,排水不畅田块要早晒、重晒。水稻孕穗期应保持浅水层, 抽穗至成熟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

《DB51/T 2476-2018 杂交籼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业质量规范》: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2018年4月18日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共同起草,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籼稻机械化育秧环节的秧盘、秧床制作、床土与播种、秧块和插秧环节的整田、插秧作业等质量规范。适用于四川稻作区杂交籼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业质量的评定。

插秧作业要求:应保持行直、苗足、浅栽,行距一致,不压苗,不漏苗。天气条件为晴天或阴天,风力不超过4级。

作业质量指标:作业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应符合NY/T 989的规定。

栽插规格和穴数:栽插行距30cm,株距14 cm~22 cm,每667 m2栽插1.0~1.5万穴。

详细内容可点击下方下载以上标准完整文件。

资料来源:全国地方标准信息平台。

相关资料下载:

登陆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