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1-08-23 09:34:48
“种地就是为了多打粮食。”“做能下地的服务、能帮农户赚钱的服务”。金丰公社(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18日,是由世界银行、华夏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金正大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首家现代农业服务平台。
2020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金丰公社推进生产托管服务助力春耕,将金丰公社定义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同年3月18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专题发文,称金丰公社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金丰公社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
坚持目标导向 进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成立以来,金丰公社紧紧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需求,组织开展以“金融保险、农资套餐、生产托管、农产品销售”四类服务为主的农业生产全链条服务模式。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金丰公社已在全国22个省份成立552家县级金丰公社,建立乡镇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3.31万个,组建为农服务小社长队伍8.43万人,服务社员752万余名,当季生产托管面积达3752万亩,成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中的排头兵。通过“金丰三宝”等增产托管方案,金丰公社生产托管已完全实现“多打200斤,多收200块”的种植目标。
金丰公社以规模化种植为核心,以生产托管为抓手,不断提升种植产业链价值,持续打造年轻化、机械化、专业化的基层农业服务队伍,从生产端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全程机械化种植,到销售端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和品牌农产品打造,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价值链运作模式。
金丰公社以生产托管帮助小农户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用公司化的运作来保证生产托管的高效率和高收益。金丰公社开展生产托管有两个重要前提,即“推动土地成方连片”和“组织有作业能力的人”。首先,土地成方连片为规模化的种植打下基础,金丰公社的目标是百亩成方、千亩连片。在有需求但组织有难度的村庄金丰公社从30亩成片起开展生产托管服务。金丰公社的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吸引了部分政府及村集体的积极介入,实践过程中,部分县社与当地政府共同探索形成了“村集体+金丰公社+小农户”的集体增收模式,实现了村集体、小农户、金丰公社多方共赢。其次,组织村里有作业能力的人成为金丰公社小社长,持续打造一批年轻化、专业化、机械化的小社长服务队伍是金丰公社的核心工作之一,小社长在金丰公社这个组织中发展起来,从本村来服务到本村去,借助金丰公社平台的各项资源优势,其作业装备及能力得到持续提升,成为村里最会种地的人。
重在运行机制 构建三级统分结合服务体系
金丰公社模式核心是坚持问题导向,总社、县社和村社三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金丰公社坚持“总社-县社-村社”三级服务网络的建立,并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降成本增产量。通过平台大宗采购,金丰公社每亩地可以帮助小农户降低10%左右的生产成本,同时通过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作物产量可以提高10%以上,综合收益可提升20%。二是助力农户持续增收。在生产托管过程中,金丰公社提高了土地收益,这部分多出的收益仍归农户所有,并在不同农户群体中进行分配,其中50%以上属于社员(即小农户),另外一部分属于小社长(之前身份也是农户),金丰公社通过组织的方式帮助小农户实现持续增收,利益分配机制也极大提高了小社长的服务积极性,为金丰公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良性循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丰公社总社,以服务能力为基,注重产后经营的能力:在产销对接方面,积极对接国内外大型粮食和饲料企业,让农户的粮食能卖出好价钱。同时对于果蔬类的经济作物,广泛对接线上线下电商、超市等80余家优质采购商,打造出了“黄金富士”、“陕陕的红心”等80多个农产品品牌,产品覆盖门店万余并销往全国,每亩地帮助农户提高收益5%-10%,助力农产品品质提升,为餐桌增鲜,让农民增收,为中国农产品品牌打造带来示范效应;金丰公社注重引进新技术的能力:积极创新并提供农业服务过程中新的技术支持和规模经营能力。在增产托管方面,用金丰三宝等专有方案让作物增产,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持;在机械化种植方面,积极引进植保无人机、全自动抛秧机、免耕机等当下最先进的农业机械资源,提升农业服务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金丰公社注重组织培训的能力:设立的金丰学院分院达302家,是以培养基层农业服务的小社长和新型职业农民为主要目的的全国性职业农民培训机构。培养并组建为农服务小社长队伍8.43万人,通过培训,让他们有能力从事专业的现代农机和农技服务,从而获得更多收益,服务更多土地;金丰公社注重对接资源合作企业:汇聚全球种植产业链优质资源(包括种、肥、药、农机、农技、政府、科研等资源),通过总部整合资源,正议价能力强,企业合作意愿高,从而节省种植成本,优化种植方式,让农民获得更大益处。金丰公社先后与中联重科、雷沃重工、极飞科技、先锋种业、荃银高科、诺普信、农信集团、鲁花集团、君乐宝、青岛啤酒、伊利股份、益海嘉里等 262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构建上下游资源的合作平台,实现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帮助农户种好地、卖好粮,全年实现帮助农户解决粮食销售6.3亿多斤,累计各类作物订单种植面积达到430万亩。金丰公社兼具模式创新能力:如联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整村推进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既为土地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又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创造有利契机,更保证了广大农户的利益需求,二者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实现多方受益。
县级金丰公社把金丰公社总部的经营能力延伸,立足当地产业结构,破解共性难题。着重整合制定服务方案:各县级金丰公社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生产的增产方案和标准化服务方案,按需为农户进行增产托管,全程托管,订单托管,帮助农民增收。着重统筹“能下地的人”:即培养和组建小社长服务队伍。在县社带动下,加入的小社长学技术有培训,购农机有支持,迅速提升服务能力,扩大服务面积。着重承接政府项目:通过现代化的农业服务模式,各县级金丰公社在当地不仅是带领农民致富的平台,同时也会是落实政府三农政策的平台。在当地力争成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有力样板,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多打200斤多收200块 全方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四个基本功能,一是种植成本下降,二是作物产量提高,三是农产品销售通过产销对接提升农产品售价,四是各类农业产业资源进入种植环节。这样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小社长致富、为国家多打粮食。如果结合好村集体,能够帮助组织土地使其成方连片,村里每年还有50-60元/亩的收入,使各方都能受益
金丰公社模式通过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将“人、机器、保险和村级合作社”紧密连接。有了能下地服务的人和能规模作业的农机,就能够为小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托管服务,同时为农业生产购买保险来防范灾害减少损失,积极引导村级合作社与金丰公社建立稳定的生产托管关系,加大金融对村级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形成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完整闭环。
金丰公社的模式总结为两条:一是通过总部强大的经营能力为县社的规模化种植打下基础;二是每个县、村通过生产托管的方式实现百亩成方的规模化种植,培养能种300亩地的小社长,把小农户纳入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助力各地区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健康发展。
未来,金丰公社将持续立足为农业提升效率,为农民创造价值,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引领,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利用作物增产方案和机械化种植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以农业生产进步带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中国现代农业的美好愿景。
托管“五个一”托出农业“五化”
——济阳区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相关情况汇报
(2021年7月)
根据活动安排,将济阳区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相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济阳隶属山东省会济南,辖2镇8街道,841个行政村居。2018年6月“撤县设区”,7月份,崔寨、孙耿、太平三个街道划归济南先行区管委会代管。当前,全区常年种植粮食160万亩、瓜菜40万亩,建有12万个高标准瓜菜大棚,培育20多
8月1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32个点
山东统筹防疫生产,农产品稳供给通销路
广东珠海:边检部门靠前服务助力南海开渔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为群众获得优质高效法律援助服务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