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直播
  • 稳粮仓 促增收——2025三夏进行时
  • 专题:肥料在中国
  • 1
  • 2
  • 1
  • 2
人民网评:黑加油点“大扫除”需标本兼治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从2025年6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此次“大扫除”以油品来源、车船改造、销售渠道为切入点,重点整治流动加油车船、自建油罐非法经营等黑加油点,以及非法调油、变名销售、“油票分离”、非法改装加油车船等黑色链条,同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严厉打击成品油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成品油广泛应用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个别不法分子为谋取私利,通过非法调和生产劣质油品、偷逃税费、违规运输、非法销售等多种方式扰乱成品油流通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的流动加油车伪装成洒水车非法兜售成品油,有的非法售油点藏匿于地下车库、校车停车点等,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黑加油点何以屡禁不止、屡打不绝?一方面,非法利益巨大,不法分子甘愿铤而走险。黑加油点的非法牟利,不仅体现在向以劣质压成本、赚黑钱,更在以偷逃税费、非法销售等多种手段攫取利益。另一方面,不少黑加油点也在监管打击中积累“反执法”经验,不断“整形”变异,变换伪装,导致监管难度愈发抬升。有的黑加油点本身“狡兔三窟”,加之一些地方部门在执法时信息沟通不畅、协同响应不足等,也给某些不法分子遗留了可钻营的漏洞。 此次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见力度、见决心,看点不少,无疑有的放矢、在全面深入的基础上凸显精准。“大扫除”既着眼于油品来源、车船改造、销售渠道等层面,也深挖黑加油点及其背后潜藏的各类黑色利益链条。此次“大扫除”是围绕黑加油点全方位拉起“高压线”,点上清除、面上排查的同时,体现出行刑衔接、曝光典型案例、铲除链条等特点。有时间表、有路线图、有具体方法,有助于形成严厉打击成品油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当然,如何在“大扫除”的强化统筹协调下,推动建立起完善的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等,考验着相关部门和各级执法力量的智慧。 一个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生活局面,绝不允许“黑金”生意四处流窜,更不允许黑加油点威胁社会公共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动真碰硬,向“大扫除”要效率、要经验、要实效,就能推动常态化执法监管更上新台阶,守好社会发展的安全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 (责编:徐玉涵、曲源)
新华社评论员:谱写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题:谱写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篇章新华社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一幅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图景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来。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做好城市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城市的核心是人。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无论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城市治理,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努力。要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牢牢兜住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城市发展质量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要牢牢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这条主线,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使城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改革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改革的办法解难题、促发展、开新局。要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有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着力提高落实各项任务部署的能力。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和运用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发展合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城市政策协同性,强化各方面执行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上,让我们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一起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添砖加瓦,共同谱写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篇章。
人民网评:让文明之光照亮发展之路
7月10日下午,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开幕。本次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同主办。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在此背景中,召开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正当其时。 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当前,全球文明倡议不断落地生根,为不同文明间消除偏见误解、增进理解信任提供了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向前迈进注入了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铺就了根基。 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我们要共同加强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探索,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梳理人类发展史,可清晰发现,发展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国家都要立足本国实际、结合本国特色,走出一条最适宜自身的发展之路。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于此而言,我们要共同加强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探索,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3位曾与习近平主席有书信往来的国际友人,各自讲述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故事。他们有的谈到“以理解培育友谊、以民心相通筑就和平”,有的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的谈到“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从中可发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深受欢迎的,更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正不断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繁荣进步注入文明力量。 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推动下,各国更需以“和而不同”的智慧化解矛盾,以“美美与共”的胸怀拥抱差异。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国人民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共同加强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探索,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文明之光将穿透偏见与隔阂,照亮人类命运与共的星辰大海。 (责编:徐玉涵、曲源)
  • 1
  • 2
直播
更多
  • 1
  • 2
  • 1
  • 2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