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直播
  • 稳粮仓 促增收——2025三夏进行时
  • 专题:肥料在中国
  • 1
  • 2
  • 1
  • 2
新华时评丨上合“数字纽带”:以包容合作弥合全球数字鸿沟
新华社天津7月14日电题:上合“数字纽带”:以包容合作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新华社记者尹思源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与此同时,一道无形的“数字鸿沟”也正成为加剧全球发展不平衡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围绕数字经济凝聚合作共识、强化合作纽带。近日于天津举行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一系列新成果的落地,标志着一条连接各国的“数字纽带”正日益坚韧。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更重要的,它孕育实践了一种以包容、开放、共赢为特征的数字治理新范式,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提供了宝贵启示。这条“数字纽带”的独特价值,首先源于其坚实的共识基础。上合组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合作前景广阔。面对阻碍全球数字经济合作的藩篱,上合组织国家明确发出了“加强数字化领域全面合作,缩小经济发展的数字鸿沟”的共同声音。这一共识植根于“上海精神”中“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正如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所言,只有通过合作与交流,才能使数字技术成为促进包容性发展的工具。这种以合作为前提、以平等为准绳、以共享为目的开展数字经济合作的共同理念,为打破技术垄断、抵制数字壁垒提供了强大的道义和行动力量。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上合组织的数字合作展现出一种“互补共生”的鲜明特质,各方都能在合作中找到并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一个高效联动的有机整体。在这幅宏大的合作图景中,中国发挥数字基建优势,数字化赋能场景覆盖20余个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俄罗斯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国家标准化机构加强标准化合作,致力于为各国标准化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乌兹别克斯坦聚焦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每年培养2.9万名专业人才;哈萨克斯坦发挥自身区位优势,阿拉木图已成为“数字丝路”的关键节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应用,从国际数据标准规范到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各国共识不断加深,合作方式不断创新,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新动力。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合作愿景已结出累累硕果,将包容性发展的蓝图稳步转变为惠及各国民众的现实。作为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中国用实际行动持续推动上合组织各国间的数字经济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中企参与建设的5G网络覆盖主要城市,助力当地互联网普及率从43%提升至70%以上;在塔吉克斯坦,中塔合作的数字医疗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全覆盖,惠及偏远地区民众;中国在上合组织国家已建成10个鲁班工坊,数字人才培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紧密结合……这些生动的案例雄辩地证明,所有上合组织国家都能在合作中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整体实现包容性发展正逐步从愿景走向现实。“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展望未来,上合组织各国凝聚的合作共识,无疑将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提供更为持久的动力。从云服务设施、数据中心等“硬联通”的持续推进,到数据跨境流动、国际数据治理等“软联通”的不断加强,再到智库合作、人才培养等“心联通”的日益深入,这条“数字纽带”必将更加坚韧和宽广。中国也将继续与上合组织伙伴一道,以互信为桥、以共赢为舟,为建设一个更加包容普惠的数字世界、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新华时评·民生无小事丨“热情过头”的通信营销,该收收了!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题:“热情过头”的通信营销,该收收了!新华社记者周以航不少人都“领教”过通信行业电话营销的套路:“免费升级”是诱饵,隐性扣费是鱼钩;剥开“限时优惠”的糖衣,里面是开通增值服务、购买高价套餐的“黄连”;推销时频频来电,之后反复投诉才能取消……种种不规范经营行为,长久以来让不少消费者头疼、心烦不已。“热情过头”的通信营销背后,是运营商授权的一些代理商等为追求效益,将营销成功率与业务员收入密切挂钩,将企业的经营压力层层传导给消费者。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业绩压力驱使下,某些营销人员对套餐优惠力度夸夸其谈,却对限制性条款遮遮掩掩,还催着消费者快快下单。“转化老用户”成了最便捷的选择和重要业绩来源,“密集骚扰”成了不少营销人员的惯用手段。业绩压力不是“宰熟客”的理由,“业务外包”也不能成为某些运营商推诿塞责的挡箭牌。业务可以外包,责任不能外包,管理的主体责任一旦缺失,便是对不规范经营的无声纵容。通信营销不能丢了边界感和诚信度,不仅要还消费者一片耳根清净,更要让大家消费得明明白白。近来,工信部发布“2025年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明确提出精简优化在售公众用户电信资费套餐,实现全量公示,未公示不销售。三大运营商也已开展电话营销自查,期待这是相关监管部门和运营商拿出真招实招整改的开始,要真正让消费者看到改变,切不可罚酒三杯了事。营销电话的“热情”,要转化为服务的温情。细化管理是当务之急,运营商不仅要切实规范相关渠道商、代理商的行为,更要与时俱进调整绩效考核标准,以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正向引导合法、合规营销。其次,提升服务质量是硬道理,电信业务推介要做到全面准确,关键内容显著提示,协议文本清晰易懂,还要着重畅通退订渠道,妥善解决“上车容易下车难”的尴尬。长远来看,随着5G规模化应用加速推进,运营商是时候破除路径依赖,一改“薅老用户羊毛”的营销策略了。要着眼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推动技术革新,让好技术、快网速服务丰富的应用场景,让优质通信服务走入千家万户。
新华时评丨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题:以文明对话共绘人类文明新图景新华社记者董越朱婉君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成为文明互鉴的生动缩影。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加强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正汇聚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合力。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交流互鉴是和平的纽带。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历史反复证明,一味强调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分歧,甚至试图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只会造成隔阂误解,引发冲突矛盾,破坏世界和平。而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当前,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冷战思维、霸权主义甚嚣尘上,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国际社会只有坚决反对“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秉持平等和尊重,增进文明对话,才能消弭隔阂、消除偏见,筑牢互信之基,保障共同安全。参加本次会议的《当代世界》(柬埔寨版)柬方主编兴索万表示,世界各国拥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独立视角,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文明对话,所蕴含的包容精神正是各国携手实现和平之道。文明交流互鉴是发展的动力。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人类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另一方面,诸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困扰着全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增进文明对话,不仅有利于凝聚全人类意志,而且能够汇聚不同文明的智慧和力量。不同文明间互相启迪、共享成果,将提升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更有效地应对共同挑战。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世界里,通过文明对话,交流思想,分享技术,将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正如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所说,只有通过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团结一致携手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才能得到解决。文明交流互鉴是友谊的桥梁。从丝绸之路串起不同文明,到郑和下西洋拓展中外文化交流,历史雄辩地证明,开放促进相知、交流深化互信。今天,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的灿烂文明,并行不悖,交相辉映,使地球村多姿多彩,充满活力,也使整个人类社会成为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通过文明对话,跨越差异,寻找共鸣,将助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当前,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持续推动文化、艺术、体育、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将拓展各国人民相遇、相知、相亲的通道,拉近民心,增进友谊。俄罗斯汉学家、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玛丽亚·谢梅纽克说,文明交流互鉴能够为各国增进相互了解、实现和平共处创造条件,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通过人文合作促进民心相通。中国始终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倡导者。中国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破解人类文明发展困境、促进世界文明共存共荣提供更多选择。从中国向世界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到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持续推动全球文明对话、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国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践行者。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活动,为不同文明搭建交流对话平台;不断扩大免签“朋友圈”,促进中外人员在交流往来中领略不同文明的魅力;举办中外旅游年、文化节、青年艺术节,开设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中国近年在推动文明互鉴方面展现出的开放态度与实践探索,为全球提供了重要范例。”希腊前总统普罗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期待国际社会以此次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为契机,继续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文明对话,进一步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完善机制平台,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激发文明进步不竭动力,共同绘就人类文明新图景。
  • 1
  • 2
直播
更多
  • 1
  • 2
  • 1
  • 2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