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礼泉县委组织部 2022-03-07 10:32:39
礼泉县坚持把加强农村组织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通过建强带头人队伍、夯实基层基础、探索发展路径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服务和保障作用,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建强带头人队伍,打造乡村振兴“源动力”。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建强带头人队伍,将一大批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正派的致富大户、在外能人、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选拔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坚持“因村施策、精准派人”,调整充实驻村第一书记88人,工作队员174人,在全县村集体组织较弱的100个村,增设村支部副书记;对农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100个村,派遣专职科技特派员,鼓励吸引大学生回村任职101人。将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2021年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进行全覆盖培训。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建立干部队伍后备库,镇(街道)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
夯实硬件基础,增强乡村振兴“保障力”。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压实镇、村抓支部建设的责任,持续深化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村级标准化达标提升“百日行动”活动,由县委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各自认领50个村,对活动阵地硬件达标、软件同步、村干部“一口清”等4类21项要求逐一“过筛子”,列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为“整镇过硬、整县提升”奠定了基础。建立村级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集中整顿长效机制,继续实行每个软弱涣散村由1名县级党委班子成员包抓、根据实际情况选派1个县级部门结对帮扶、组建1个驻村整顿工作组、选派1名第一书记的“四个一”包抓整顿机制,解决突出问题,促进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转换提升。
探索发展路径,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逐村分析研判、调研论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开展壮大集体经济“手拉手”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中探索出了“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项目带动型”三种经济路径,并在全县大力推广全国乡村振兴典范烟霞镇袁家村的乡村旅游、共同致富,西张堡镇白村的支部引领、联村共建,赵镇三河村的“三路”并进、“三产”融合,昭陵镇任池村的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肖东村的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五村共建十里长廊以及骏马双北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6种模式,构建互促共建的发展格局。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对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长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奖励村级1万元,年增长10万元至20万元的,奖励村级2万元,年增长20万元以上的,奖励村级3万元。力争到2025年底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稿:礼泉县委组织部)
财政加力促乡村振兴
延庆现代农业助力乡村绘就美丽“春耕图”
从乡村振兴战略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全国人大代表鲁曼建议: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返乡养老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