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央广网 2022-04-01 10:24:06
央广网西安4月1日消息(记者张伟)2022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一主线,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围绕年度性任务,拿出针对性举措,注重实效性导向,突出“四抓”,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抓规划,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坚持规划先行、系统思维,积极对接规划设计单位,加快编制完成村振兴县级总体规划,示范镇、示范村单体规划,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振兴有指南。突出规划执行,推进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专项行动,全面促进“五大振兴”有机融合。在示范镇建设上,坚持与各级各类创建相结合,突出产业发展、人才引进、文化赋能、社会治理、设施提升等重点工作,统筹各级各类政策、资源、项目、资金等集中向示范镇倾斜靠拢,打造凤鸣省级示范样板镇、雍川县级示范镇。
在示范村建设上,立足村情实际,突出十大提升行动,分类别、有侧重、梯次建设一批“党建工作有亮点、产业发展有特色、工作经验可总结、发展模式能复制”的重点村和推进村。通过编规划明晰思路、抓示范带动振兴,做到干有目标、抓有路径、看有成效,实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
抓根本,坚决守住底线不返贫
岐山县坚持“15354”防返贫工作法,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和落实,调整优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从制度上防范好、解决好返贫问题。严格落实“全面查、从严核、精准帮、评估销、抽样检”五步法,按照周统计、月通报、季调度工作要求,充分运用数据采集信息手段,强化全面排查和现场核查,做到“三类人员”应纳尽纳。建立落实县、镇、村、网格员、帮扶联系人“五方”监测帮扶工作责任,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帮什么”,确保每一户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有人管、管到位,全面筑牢防返贫的坚实堤坝。镇村结合资源禀赋,在产业上再发力,在就业上再拓展,持续壮大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保持群众收入持续增长。
抓重点,聚焦项目建设促振兴
岐山县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项目围绕资金转,持续加大争资要项工作力度,保持中省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只增不减。围绕做大“一碗面”经济、示范镇示范村建设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谋新谋实乡村振兴项目,注重项目质量,规范入库流程,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坚持项目库季度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在库项目自查评估,做到有进有出、接续建设。
狠抓项目促投资,克服疫情影响,做实项目前期,逐镇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今年首批衔接资金项目预计在4月中旬前全部开工。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监管,注重资金兑付、绩效目标、联农带农效益等,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加强项目资产管理,建成一个、登记一个,移交一个、管理一个,确保财政投资不缩水、不流失。修订“1+10”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办法,提升公益性扶贫资产管护水平,促进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抓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水平
岐山县继续坚持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月调度、季推进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各镇、各部门职责,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列出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做到“守底线、固成果”同步开展,“抓衔接、促振兴”协同推进。推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开展“点对点”核查督导,扎实做好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成立驻村工作管理办公室,加强一线干部培训管理,开展乡村振兴“大比武”活动,锻造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
浙江出台行动方案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
国家发改委:推动健身场地设施向服务老百姓日常健身转变
贵州金沙:小菊花做成大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美丽名片
涟水县保滩街道:打造“五色”网格 助力乡村振兴
辽源:落实“十双”要求 推进乡村振兴
驻村工作队要做乡村振兴“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