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2022-09-14 14:51:18
仲夏时节,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镇,道路两旁矗立的“桑黄小镇”展示牌格外醒目。一栋栋桑黄大棚里,整齐摆放的深棕色菌段上,长着形似人耳的金黄色桑黄。
桑黄,又称“森林黄金”,这种因寄生于腐烂桑树而得名的真菌,以其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备受追捧。近年来,延边地区的广大农民将桑黄从森林“请”进了大棚。温度、湿度、菌袋配方……经专家指导,在一次次试验之后,终于成功栽培出了“森林黄金”。
2020年6月11日无人机拍摄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镇南沟村的桑黄栽培大棚。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八家子镇党委副书记王世明介绍,八家子镇地处海兰江中游,平岗平原上段,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桑黄繁育生长的黄金地带。
“像这样的新兴产业,后续产业链有巨大发展空间。如果把桑黄产业做大做强,会拉动全镇的经济发展。”王世明介绍,“但是,由于之前缺少发展资金,该项目一度被搁置。”
2018年,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开展,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与和龙市结成帮扶对子,桑黄项目迎来了发展机遇。八家子镇获得宁波援建帮扶资金1765万元,流转该镇南沟村、河南村35公顷土地,种植71.8万袋桑黄,桑黄产业正式启动。
据介绍,桑黄种植项目实行八家子镇出“土地+劳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出资金、当地科技公司出技术的开发模式,实现了资金、技术、种植、后期加工、市场营销的一条龙产业链条 ,保障项目全程无忧。
王世明告诉记者,贫困人口年龄大、体弱多病、没技术等问题,是当年挡在八家子镇致富路上的一座大山。如今有了桑黄种植基地,村民们有了劳动致富的新机遇。
“年纪大了也没啥活儿干,一年家里收入只有3000多元,还不够我老伴吃药钱。”回忆起以前的日子,年近7旬的南沟村村民徐明福直摇头。
徐明福曾是八家子镇1368名贫困人口中的一员。如今,他在桑黄基地负责大棚的通风、喷水工作。“工作不累,还能照顾家里,一年到手1万多元。年底还有分红,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他说。
目前,桑黄基地产业收益已经扩容覆盖到6个行政村,通过向脱贫户流转租赁土地、参与运营就业、利润统筹分配三种方式,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和龙市先后投资2.2亿元,建设桑黄大棚1300栋,年销售收入2.6亿元,使6700多名脱贫户通过桑黄产业分红增加收入,并吸纳500多名脱贫户就业,走出了一条“育桑黄、木生金”的乡村振兴之路。(图片来源于新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五一”档电影百花齐放 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亿元
成功着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巴基斯坦高官:印度恐将在24至36小时内动武 巴将果断回击
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 农业农村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90后”男航天员完成首飞之旅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这是他第二次从太空返回地球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回到地球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