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生态保护……这些关键词来自第四场集体采访

来源: 实录、图片来源 | 人民网 2022-10-20 18:19:52

2022年10月19日19:30,二十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四场集体采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 罗蔺

去年成渝地区经济总量7.39万亿元

罗蔺介绍,去年成渝地区经济总量7.39万亿元、在全国占比6.5%,今年上半年达到3.6万亿元,发展态势良好。两地产业互补性强,正在联手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我们还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度推动合作,共同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标准共建西部科学城。

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罗蔺介绍,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中央着眼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战略部署。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重庆会同相关省区市通力合作,加快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省级层面协商合作全面深化。二是通道运行效益稳步提高。三是综合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四是通道带动效应不断增强。重庆市将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各兄弟省区市通力合作,大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郑莉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郑莉介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川渝两省市的重大政治任务。目前我们开通了川渝之间许许多多的政务事项通办。两地的老百姓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比如你是成都的,或者是宜宾的,到万州等重庆的某一个区,去办一个企业,就在四川的任何一个市(州)都可以在家门口办理,比如说工商登记、户口、出入境证件、社保,那是十分的方便,立等可取。所以,在这样一个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我们两地的老百姓越来越感觉到这样一个战略的英明和光明的前景。“川渝一家亲,携手向未来”,这样的共识深入了老百姓的内心。这次在二十大的报告上,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列入了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我们将继续跟重庆一道,携手共进,一起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

郑莉介绍,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迈上了万亿元的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紧随其后,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四川还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德阳的高端能源装备、乐山的多晶硅、雅安的大数据、遂宁的锂电池、攀枝花的钒钛等特色产业享誉全国。

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卢雍政

绿水青山正在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卢雍政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强调,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贵州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贵州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使得我们绿色经济的占比达到了45%,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2.12%,“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也位居全国第一,有30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成果列入了国家推广清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贵州的旅游业在疫情发生前,无论是游客接待的人次还是旅游总收入都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井喷式增长,现在恢复的态势也非常明显。绿水青山正在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脱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

卢雍政介绍,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省9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192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脱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

做好巩固和衔接的工作,首先是要防止规模性返贫,这也是头号民生工程。贵州坚持政策不断档,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通过发展产业、就业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任务。贵州坚持责任不放松,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压实部门和地方双责任。贵州坚持力量不减弱,继续向脱贫地方派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我们坚持监测不遗漏,实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不返贫。

在此基础上,贵州念好“富、美、安”三字经,全力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重要要求。一是发展乡村产业“壮体”,用好贵州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做好宜农、宜工、宜游等不同特色的产业文章。二是推进乡村建设“塑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三是加强乡村治理“铸魂”,把自治、德治、法治结合起来,加快移风易俗、加强乡村治理,留住美丽安逸的浓浓乡愁。

云南省委副书记 石玉钢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过750万人次

石玉钢介绍,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是中老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昆明、磨憨是中老铁路国内段的一首一尾,实现了托管联建。运营以来,成效显著。一个,收获超出了预期。累计发送旅客超过750万人次,运送货物869万多吨,其中跨境货物超过158万吨。上个月,9月份,就达到了125万吨,创下了单月的新高。另一个,激发了沿线发展的活力。今年1-8月,老挝对云南出口超过了50亿元,同比增长了30%。他们出口木薯粉达到2.5亿美元,一大批农民从中受益。再一个,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托管以来,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新增市场主体135家。目前,老挝万象到泰国曼谷的老泰铁路,正在加快推进,不久的将来,就会和中老铁路连通上了。

实施农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

石玉钢介绍,云南的脱贫人口和易地搬迁人口都占到全国的10%,而云南的人口大概只占全国的3%。我们的“三类监测对象”占到全国的七分之一,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由此可见,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责任有多大、任务有多重。

云南将从这几个方面发力,确保现代化路上、确保共同富裕中一个民族都不掉队。

一个,把群众增收作为中心任务。我们提出一切围绕农民增收、一切为了农民增收,实施农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今年我们将努力消除收入年人均收入在7000元钱以下的,明年将力争消除年人均收入在1万元钱以下的。到2024年,我们争取让全省的农民和脱贫人口收入在2万元钱左右。

二个,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主要是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重点培育和发展14个云南有优势的产业。比如说鲜花,云南一年产的鲜切花167亿枝,相当于给全世界每人2枝多,每个中国人10枝多。再比如说我们的中药材,业界有句话叫“无云药,不成方”,云南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最高。再比如说坚果,像核桃,云南有4300多万亩,每年产量160多万吨,这4300多万亩,不仅中国,全世界也是最多的。比如说茶叶,云南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还比如说咖啡,全国98%的种植面积和99%的咖啡产量都在云南。另外,还有蔬菜、水果、肉类等等。我们每个脱贫户都有两个以上的产业,每个脱贫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

三个,我们坚持近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由近到远、从易到难,不断巩固扩大成果,归根到底要靠教育来改变。

四个,就是深化52家中央定点单位的帮扶,特别是持续了26年之久的沪滇协作,承接好上海的产业转移,把上海的优势同云南的特点结合起来。

五个,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深度激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力量。

最后,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们推行村级大岗位制,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推进我们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 庄严

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落实到“四个创建”的具体行动上

西藏自治区党委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2021年11月,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落实到“四个创建”的具体行动上。

一是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工程等“四大工程”、美丽边疆同心守护行动等“六项行动”,各民族亲如一家,犹如茶和盐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我们芒康县有一个民族团结家庭,四代人中有六个民族,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得和和美美。

二是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我们坚持所有发展都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复兴号”高铁飞驰高原,川藏铁路全线开工,西藏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三是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我们注重以法治化思维和法治化方式,深入实施《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西藏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也更清新。

四是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我们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守边固边工程,建成了624个边境小康村,边境各族群众有房住、有事干、有钱赚,腰包鼓、劲头足、生活幸福,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热情空前高涨。

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庄严介绍,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西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区50%以上的国土面积都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零审批、零引进“三高”企业和项目,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西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生态优势正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努力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西藏应有的贡献。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系统化治理。西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6%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7个地(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9%以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

从今年开始,西藏启动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营造山林200余万亩。可以预见的是,不远的将来,一个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美丽高原省会城市就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全区360多万各族群众在高原上幸福地生活。

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王晓

综保区数量目前在中西部地区是最多的

王晓介绍,陕西建好用好自贸区、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秦创原等综合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综保区数量目前在中西部地区是最多的,在全国排到第六位。

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一

王晓介绍,陕西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了34个重大科技项目,新建了105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攻克了一批瓶颈。去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达到了17.1%和13%,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一,半导体产业规模全国第四,新能源汽车、高端液晶面板等已成为“陕西智造”的新名片。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永霞

一度匿迹的雪豹等珍稀动物如今再次频现

张永霞介绍,甘肃坚决扛牢祁连山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修复祁连山生态,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打造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建立全域保护常态化监管机制,确保老问题不反复、新问题不发生,确保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得以持续巩固。随着生态保护修复,一度匿迹的雪豹等珍稀动物如今再次频现,巍峨的祁连山恢复了昔日的和谐与美丽。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张永霞介绍,全省上下感恩奋进、苦干实干,实现了75个贫困县、5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我们深知,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特别是对于甘肃这样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非常突出的省份,巩固脱贫成果的艰巨性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体是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建机制强保障防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困难户等实施动态监测,持续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二是着力抓发展兴产业促增收。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提升转型扶贫车间,发展壮大“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种业基地,做大做强“甘味”品牌,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兴业就业、共同富裕。

三是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甘肃地形狭长、横跨1600多公里,各地自然生态、生活习俗、发展基础差别很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编制实用性乡村建设规划,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四是着力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乡风、家风、民风一体培育,帮助群众转观念、提技能、增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更加自觉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同心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