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2023-08-11 15:54:41
新华社天津8月11日电 题:守好乡亲们的家园——坚守天津东淀蓄滞洪区的“90后”“守村人”
新华社记者尹思源
大清河继续保持高水位运行。在天津市静海区,东淀蓄滞洪区内的3万余名村民已全部完成转移安置。静海区台头镇的部分村干部、村民留了下来,守护一方安澜。这其中,就包括几位“90后”干部。
“小张,我们想和咱们村的村民们安置在一起,你能帮我们联系吗?”10日上午,台头镇民生村党总支委员张劲在对自行安置村民进行例行回访时,接到了村民郝润河的求助。
受水情变化影响,原本去往附近村庄投亲靠友的郝润河接到通知,需要再一次转移,无处可去的他一时间没了主意。正为此发愁时,张劲打来了回访电话。
“我们每天都要对自行安置的村民进行电话回访,了解他们的需求,帮他们解决困难。”张劲说。
挂断电话,张劲第一时间联系集中安置点位、协调车辆转运。下午3点,郝润河与妻子顺利住进静海区第六中学安置点。
从空中俯瞰台头镇,大清河围埝与大清河北堤等如同胜利村等4个村庄的“保护圈”。
堤外,洪水卷挟着浮草流过;堤内,村屋院落静谧,不时传来鸡、牛、羊等畜禽的鸣叫声。
临近中午,胜利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晓凯来到村民杨炳泉家的养鸡场,给2000多只鸡喂食喂水。“要先喂水,再喂食,再喂水,这样才不会噎着。”几天时间,马晓凯已经熟练掌握了喂食技巧。
接到通知撤离时,杨炳泉来不及将鸡售卖。担心几乎花光全部积蓄建造的养鸡场无人管理,杨炳泉对撤离产生了抵触情绪。
“放心转移,我们帮您喂!”1996年出生的马晓凯一边安抚杨炳泉的情绪,一边向他打了包票。
“每次巡村要用将近2小时时间,再加上帮村民养的畜禽喂食喂水,一趟下来要超过3个小时。”马晓凯说,“村民们都转移了,我们要帮他们把家看好。”
10日凌晨3点半,在村里巡查的和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义停发现大清河围埝内侧出现管涌渗水。
向上级反映情况后,郭义停紧急联系专家到现场进行研判,最终决定开挖积水槽排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置,看到隐患有所缓解,郭义停才回到办公室简单休息了一会儿。
“早上再次巡村时,发现积水仍有增加,安全隐患并未消除。”郭义停又组织抢险人员通过抽水泵将积水排至污水管网,同时联系调拨防汛物资,铺设沙袋堵住渗水点。
看到渗水处正对着一处厂房,郭义停又组织人手在厂房门口垒起沙袋,防止积水漫入。调配人手、协调物资、组织抢险……全部忙完,确保大清河围埝无虞,已是晚上8点。
“行洪仍在继续,目前整体情况较为平稳,但偶尔也会有紧急情况出现。”郭义停说,“只要洪水一天不退,我们就一直坚守在这里。”
数字赋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天津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天津援藏打造“津鹏模式”新产业——瓜果飘香 雪域高原
齐心协力打赢防汛保卫战——天津防汛一线见闻
天津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 到2027年创建5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题:做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主人
天津市建成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把津门特色优势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好
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重点实验室组建启动会在天津农学院举行
村校合作共建美丽家园 “串串红”油豆助农增收 村居环境整治“更上一层楼”